左企弓举手示意道:“老臣在此。”
黑脸汉子跳下马走过来对左企弓说:“你是左企弓?老人家,对不起啦,今日奉张留守之命,对左企弓、曹勇义、虞仲文、康公弼四个叛臣就地正法!”
左企弓大惊道:“我们何罪之有?”
这时,一个议事官模样的人走过来,对他们四人说:“现在,我向你们宣布,你们犯下了十大罪状:1、明知天祚帝流离夹山,你们却不去迎接。2、你们劝说皇叔燕王登基僭号。3你们大逆不道降封天祚帝为湘阴王。4、天祚帝曾经派使者去燕京联络,你们竟然把使者给杀了。5、你们竟上表金国请求立秦王耶律定为帝,而不恢复天祚帝帝位。6、你们不谋求守卫燕京而是开城拜降。7、你们不顾大义甘心向金人称臣。8、你们搜刮燕京的钱帛取悦金人。9、你们的所作所为导致燕山人民迁徙失业。10、你们教唆金军攻打平州。这十条罪状句句属实,任何一条都可以斩立决。”
左企弓听完后默默无语,独自朝那片树林走去,一群士兵跟在他身后。左企弓在一棵粗大的栗子树下停住脚步,对身后的士兵道:“此地甚好,你们就在此了结老夫吧。”
康公弼望了一眼左企弓苍老的背影,对张谦说道:“我要见张觉,是我阻止了金军攻打平州,张觉知道这事,是我救了他的命。”
张谦笑了笑道:“五百两黄金,一万两银子,你都用完了吗?我离开平州时,张留守曾对我说,康公弼如果说要见我的话,你就这样问他,没想到你果然提出要见他。”康公弼低头不语。
左企弓、曹勇义、虞仲文、康公弼四个辽国叛臣,就这样被吊死在滦河岸边的一片栗子树树林里。
随后,张觉又派人沿路张榜通告:所有燕民都可以不去金国了,都可以各自回家安居乐业。燕民闻讯奔走相告,兴高采烈,纷纷回乡。
张觉令人画了一幅天祚帝像,悬挂于大堂,天天拜谒。
张觉叛金复辽之事,很快便被宋徽宗掌握。宋徽宗便开始了自己的作死之路,他立即给詹度下达御笔:“金国自燕山遣人诣平州,即日复回云,张觉领步骑五千壁松亭关,抄其车乘不敢前。及闻平州止称旧府,用保大年号,已杀虏相曹勇义等四人,声言不顺南朝,亦不归女真。及四月二十七日,辄遣兵夺清化县榷盐院铁板物。观此,则觉之不归女真甚明,而所以款附本朝之意,盖亦未见,若不稍与羁縻,必为边患。虽未可明示结约,要须预加抚谕,可因人谕意,然不可泄。觉方外连韩庆民等,招诱迁、阔等州以拒金国,成败固未可知,为我之计,正当用卞庄刺虎之计,坐观其变,以为后图。所虑喜功倖进辈,苟且图目前,轻失女真,所当深察。”
宋徽宗这份御笔至少包含这样几个意思:一、张觉叛金已很明显;二、张觉现在仍用辽国年号,并没有归附大宋之表现;三、张觉正在联络韩庆民等人一起抗金;四、为预防张觉成为边患,可秘密与之联系给其抚慰,但一定要保密,不要被金人得知;五、要用卞庄刺虎之计坐观其变;六、不可为了张觉而与金人闹翻。
詹度于是派人找到张觉的亲家王倚,让王倚去平州给张觉传话,以示友好。
张觉反应也很快,即派张兴祐来燕京,与詹度接触,打探宋朝的真实意图。这时,詹度又接到宋徽宗一份御笔:“营、平纳款,虽在女真入关之前,然其后朝廷累次计议,女真终不见与。又张觉固尝心服金国,用其年号,又尝改为南京矣。本朝初与金国通好,皆著誓书,岂当首违?况金国昨在燕京,所以不能即讨平州,正缘女真处关中,而觉外据榆关,又我以重兵压境,且旧酋尚在,是以彼姑涵容。今女真既已出关,他日若自兴中府或东京之西讨伐平州,则觉蕞尔数州,恐未易当。况我师既已解严,旧酋犹复狼狈如此,秋深女真归师,正是得志之时,在我岂当妄有举错?为今之计,正合坐观其变,以为后图。然闻觉欲通韩庆民,结连四军,并力窥燕,则不得不虑。理当速示羁縻,卿可慎选有材智忠信之人二三辈,令密谕觉意,许之世袭。”
詹度于是将御笔中的有关内容透露给张兴祐,让他回去告诉张觉。张兴佑还没走,宋徽宗又来了一份御笔:“闻四军林牙、张觉在居庸关北,及平、滦州、中京集众,止留金国车乘,纵还金国所迁燕京人口,并意欲为我疆之患,要须经画,为善后之计。”
詹度立即开会讨论。与会者认为,拉拢萧干投降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曾与我为敌,要想让他彻底转变,投靠我朝,他会畏祸而顾虑重重。张觉则不然,他久欲归附,只是觉得给他的待遇不如郭药师,没如他心愿,所以才迁延至今,一直不明确表态。
詹度将讨论意见迅速上报朝廷。不久,宋徽宗敕令詹度,秘密派人用高官厚禄诱惑张觉带着平、滦、营三州地盘及民众投降大宋。
这时候,燕民大都陆续回归燕京。宋徽宗于是下诏给王安中和詹度,令他们认真抚恤和考察燕京的士大夫,从中选拔可用之材,对于原来有官位的人,发给路费,让他们进京赴阙,换授差遣。同时,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特免三年常赋。
张觉听说了宋朝的这些政策后大喜,遂决定以平、营、滦三州降宋。他派李石和高履到燕京,与王安中进行正式接触。
李石改名叫李安弼,高履曾担任过辽国三司使,改名叫高党,这二人都是燕京人,都曾被金人俘虏,后来因为张觉帮忙才得以放归,所以对张觉很感激。他们知道,张觉的叛金之举一定会引来金军的进攻,金人是不会放过他们的。如果大宋接纳他们,那么,到时候金人如果前来索求,大宋一定不会将他们交给金人的,可惜他们太高看宋徽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