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易回太学的消息,马上传到了一直关心他的某些人耳中。
儒家学谕很快将他的行踪报告给掌院。
掌院沉吟着:“坐船回来的,先去了刑部?一个人回来的,王铄没有跟随?”
掌院一边说着,两只手,手指不断横竖变化,一个个卦象在变化中演变。
这是儒家易经。
很快掌院叹一口气:“王铄大凶。这刘知易还真是能惹麻烦!”
刘知易离开太学前,写的一篇《师说》几乎将儒家中的贵族和平民子弟分成两派,彼此争辩来多日,才刚刚平息下来。
学谕道:“掌院,可要将其禁足?”
刘知易惹的麻烦太多,学谕觉得他还是安心留在太学读书,不要瞎往外跑的好。
掌院摇摇头:“静观其变。不过他要是出京,必须派人跟着。”
儒家高层,并不想干涉刘知易这个他们认定的天才弟子的修行,让其自由成长。但他的安全一定要保证,掌院推算中,刘知易此次出行,凶险重重,幸好逢凶化吉,没有遇险。儒家不能冒险,刘知易这样的弟子,他们损失不起。
……
刘知易回到外十三舍,众人都骂他,不辞而别,一去就是十几天。刘知易马上识相的提出,要带他们逛青楼,当场写封信,让斋仆送去怡红院。一听去怡红院,众人马上态度变来,不是去宜春院,而是去怡红院,这是要开新地图来啊!
刘知易心里呵呵,一群工具人!
打发完室友,又去法家和儒家转了一圈。法家弟子的学习热情很高,去年恩科,法家大兴,法家弟子排名普遍很高,太后要大用法家已经不是传闻。到了儒家,有些特殊,刘知易在儒家声名鹊起。以前他是太学才子,以诗词和法家闻名,一篇《师说》让他在儒家打响名头,此时儒家同学看他,已经不再用外派才子的眼光,而是将他看做儒家大才。学校就是这样,相对单纯,只要有才,就能得到尊重。
刘知易走了一圈后发现,《师说》的影响虽然过去,可带来的改变很大。一篇师说,将埋在儒家的贵贱两个出身不同的群体分割开来,相比而言,太学里的寒门偏多,因此《师说》将无贵无贱的思念悄无声息间勾了出来。
浅尝辄止走来一圈之后,回到外十三,怡红院那边已经派马车来了。
怡红院与宜春院的布局颇为不同,没有前厅后堂,只有一座三层高楼,楼前面大街,楼后临水榭。水榭房栊幽静,清雅绝尘,怡红院的花魁都住在这里。
刘知易一路被青衣小厮热情的带到水榭中,他们从西角门入,走在一条小径上,两旁乔木蔽日。小径前方不远,是一座水池,两三亩大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水榭中的堂庑都围着池塘,横穿池塘上的水廊,对面一片树木之中,有几间房舍。
“这里就是杏园!”
小厮说道。
“杏园是好名字。”
刘知易点头道。
小厮拱手:“托公子洪福。花褪残红青杏小,我家花魁娘子因此成名。去年费重金,广植杏树,如今杏花初开,已经有了杏园美名。近日来,多有文人才子游园。玉扣姑娘知道公子来,已经婉拒来其他贵客。专等公子驾幸!”
刘知易嘴上道:“玉扣姑娘厚爱了。”
心里暗骂:“这女人,打发了外人,好下手吗?幸好我带了工具人!”
回京会玉扣,这是下船前就计划好的,不过有上次在柳林不愉快的经历,刘知易不得不有所防备,所以不是一个人来,而是带着外十三的舍友一起。一群人乘坐怡红院的马车而来,谅玉扣胆子再大,也不敢再怡红院有什么举动!
进了杏园,果然到处都是杏树,杏花已经开放,一片粉白。
杏花开于多雨时节,此时天上刮着微风,毛毛细雨拂面,杏花微雨,景色惹人。
刘知易不由感慨:“还真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啊。”
掸了掸衣服,走进杏园的柴门。
小厮连忙默念那两句诗,刘知易是有名的大才子,他的诗词千金难买。
小厮没有入院,躬身而退,里面有一个小丫头迎候。
带着看着刘知易,对后面跟着的几人,熟视无睹,目光中带着热切和紧张。
“刘公子作诗了!”
小丫头笑脸通红,一首诗激动成这样。
刘知易笑道:“送给你如何?”
“呀!公子说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