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听大师讲授音乐理论时,大师在总结好音乐时常常会引用孔子的话,“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那就是说,不论是悲是喜,都不应过度,过犹不及,过度地演绎悲或喜,不只损害音乐的美感,同时也有损自己的音乐审美。
就如贝多芬在悲惨的命运之下并非沉浸于悲苦,而是奋起反抗,誓用音乐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靠着自己的牙,硬是谱写出了《命运》,而这也成为其人生抗争的写照。
想到此处,王晓雨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琴音,转而满心沉浸于那笛声之中,那笛声就如春日的暖阳,令人舒爽。
她的手指不自觉地就和着那笛声奏了起来,不知道是什么曲目,只是信手而弹,就如两个知己说话之时,不必太过在意章法,只管信口说来,或者干脆不说,一个眼神、一个轻微的动作,也能让两个人心意相通,无声胜有声。
而她更意外的是,那笛声此时也似乎不再注重成曲,只在乎曲调,她的琴音铿锵之时,笛声低沉悠扬,而当琴音音调走低时,那笛声就高亢起来。高低相协,琴笛和鸣,彷如知己相逢。
简单的交流之后,她突然间想到自己酷爱的那曲《笑傲江湖》之曲,之所以酷爱这首曲子,是因为她痴迷于金庸的武侠,痴迷于吕颂贤版《笑傲江湖》。
每次当她弹起《笑傲江湖》之曲时,想象中令狐冲和任盈盈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暗暗下定决心,他日寻找自己的如意郎君时,一定要对方学会弹琴或者吹箫,这样,她们就可以效仿中的这对神仙眷侣,琴箫合奏这首曲子了。
这首曲子堪称琴箫和鸣的经典,只不知对方是否可以“化笛为箫”,与她一同演绎,尽管此曲本应留待自己钟意的男子出现时再演奏方才合适,但是,说不上为什么,刚才那一曲,已经令她欲罢不能,《笑傲江湖》之曲,此时正是演绎之时。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开始弹奏起来,豪迈的琴音款款流出,如大山之上的一股清流。
她惊喜的是,那笛声此刻几乎毫无顿挫地就化作箫声,奔放洒脱的箫声和这琴音交汇在一起,如两条河流化而为一,奔赴东方。
王晓雨确定,吹箫之人必定也能听到她的琴声,这世界上竟然有这样巧合的事情,她不敢相信此时此刻的这一切都是真的。
惊喜之余,她丝毫不敢怠慢,心中之喜化作指尖之喜,尽管两人素未谋面,甚至不知道对方在距离自己多远的地方,然而琴箫合奏,竟配合得天衣无缝。
一曲奏罢,她的欣喜依旧未消,此刻楼下传来父母的掌声,但她却充耳不闻一般完全没有听到。
她在等着,等着那笛声或者箫声是否还会传来,而她又该怎样去做出回应。
正在她已有些焦急时,箫声却果真再次响起,她一听前面几个音符,就知道是一曲《高山流水》,没想到,吹箫之人竟然也和自己有着同样的感受。
欣喜之下,她的手指再次敲击起琴键,《高山流水》的曲谱她已经十分熟悉,此刻弹起,而且是和箫声共鸣,简直是一大快事。
王晓雨此刻不用担心自己跟不上那箫声的节奏,而对方似乎也不急不缓,节奏分明,心随意走。
箫声洒脱不羁,琴声委婉铿锵。
箫声似乎在诉说、在安慰、在欣喜、在感激,而琴声也在做着相应的回答,这一问一答化在那琴箫之中,实在令人回味无穷。
一曲终了,她只感到余音绕梁,这一次,是她弹得最好的一次。
她站起身来,跑到窗口张望,想要看清吹笛弄箫的究竟是何人,然而放眼望去,只见公园中树叶兀自飘零,却始终没见到一个身影。
她的内心只想着要见一见那个人,于是,她跑下楼,来不及给父母说明复杂的缘由,只说自己要出去一趟,马上就回来,母亲急急地问要出去干嘛,然而她却已经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