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燕来到王宫,天色将晚,大殿内人头攒动,大小文武百官都来了!大家都心情沉重,窃窃私语。见项燕进殿,大家都闭了嘴,自觉让开中间的通道,用无此尊敬、期待的眼神望着项燕。
项燕昂首阔步,满头银发,此几个月前苍老了许多,但依旧步伐稳健,不怒自威。他竟自来到王案面前,与丞相熊启相互行礼。此时,一名内侍太监高喊:“楚王驾到!”
楚王负刍正当壮年,却形如半百之人,心力交瘁,面带疲惫之相。
“我王万年!”群臣齐声参拜。负刍没有走向自己的王案,而是走到前面,扶起项燕,说道:“武安君沙场劳累,本不该一回来就传您入宫,实在是众臣人心惶惶,不得已而为之。”
“项燕有负王上、丞相重托,兵败撤回郢寿,罪该万死!”项燕说完,又深深躹躬。
负刍再次扶起项燕,说道:“武安君勉礼,形式如何,与众臣明说吧!”说完负刍返回王座,上台阶是险些摔倒。在内侍掺扶下,坐回王座。
项燕声如洪钟,大声说道:“此次楚军失败,非战之失也,乃制度失败。战国以来,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尤其秦国,废除奴隶制,贵族百姓同法,奖励耕战,举国同心。唯我大楚,各大小封君拥兵自重,只知盘剥奴隶、隶农,一个小小五十里封君,竟然活埋百人殉葬。秦军将这些印成画册,广为宣传。导致北边各郡,平民、奴隶倒戈如流,南边的瓯越也趁我后方空虚之机造反。当年周灭商,商纣王以奴隶军抗周武王,奴隶军反戈一击,商亡。今大楚与商,如出一辙。项燕能守住城池,却守不住大楚千万百姓的心!”
众臣听到项燕将败军之责推到他们身上,立刻不愿意了,纷纷扰扰,指责项燕推卸责任。一开始窃窃私语,慢慢的变成破口大骂,大殿又乱轰轰起来。
楚王大怒,摔了王案上的笔筒,大殿顿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楚王怒喝道:“各位若早几年支持武安君变法,何来今日之不利?现在剑悬在头上了,亡国就在眼前,你们还不知道败在哪里?如果不是武安君一力支撑,大家早被秦军抓去修骊山陵墓了!听听武安君如何做,才能反败为胜?”
众臣这才安静下来,齐齐看向武安君。项燕继续说道:“大楚仍有大小城池近百,民六百万,郢寿现有兵四十万,守城没有问题。但是秦军很快会渗透到我们后方的乡村,打着解放奴隶、隶农,搞土地改革。现在只要诸位马上回到各自封地,在秦军到来之前,释放所有奴隶,把你们的土地田宅分给他们。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和我们共进退,或可与秦国一战。如果慢了,我们将没有任何胜利的机会。做秦国自由民,还是楚国的奴隶,你们觉得你们封地的奴隶和隶农会站在哪一边?”
众人沉默不语,无人应答。
一会儿,有人小声开口道:“没了土地和奴隶,难道让我们和贱民一样自己干活吗?”
也有人说道:“土地是先祖几代浴血奋战得来的,岂可轻意分给贱民?”
“都什么时候了?秦军的刀剑已经架在你们的脖子上了,你们现在还不懂得什么叫丢车保帅?”丞相熊启骂道,“是自己放弃土地,换取平民百姓的心,还是等秦人杀了你们,再把地分给隶农,你们自己选择!”
“啪!”楚王怒拍王案,大骂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即日起,大楚全国释放所有奴隶,赐奴隶与隶农平民身份,由各封君分给无地者每丁一顷地。敢有违抗王命者,无论是谁,全部夺爵,诛九族!”
众人见楚王铁了心,都噤若寒蝉,纷纷应诺。
楚王留下熊启和项燕,待众人散尽,才问道:“武安君,大楚可有胜算?”
“哎!”项燕叹了一口气,说道:“禀王上,秦军利用大楚隶农与封君的矛盾,使我们不战自乱。大楚毫无胜算。项燕愿与郢寿共存亡,拖住秦军。请王上与丞相南下,退至南越之地。南越出高路险,潮湿多烟障。秦军若南下,水土不服,必多疾病。王上可效防越王勾践,卧薪偿胆,进可光复大楚,退却可据险自保。待天下有变,再挥师北上,大楚可复兴也。”
“武安君言之有理,请王上立刻南下,我留下与武安君共抗秦军。”昌平君说道。
“不!谁都可以逃走,唯有寡人不能逃跑!寡人若逃,秦军必追杀到底,唯有寡人舍身,秦军才会放弃追杀,众多王族才有机会活下去。”楚王说道。他说完,忽然感觉一身轻松。人看破生死,将再无惧怕。
正在这时,宫门吏来报:“蒙恬水师已经到达北门外江面。黑山大军正马不停蹄杀来,不到二十里了。”
楚王大惊,说道:“秦军怎么来得这么快?武安君,该怎么办?”
“王上,臣率大军出城挡住秦军,王上和昌平君在郢寿被围前,带上王子公主南下。以图后计!万不可拖廷。王上在,大楚就在,昌平君,拜托了!”项燕说完,向楚王施了大礼,头也不回的出殿去了。
楚王与昌平君以大礼相送,直到项燕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方起身来。
“王叔,你速度带王族子弟出城,只有寡人以身殉国才能让秦军放弃追杀!”楚王闭上双眼,两行热泪流了下来,轻声说道。
“王上,臣在秦五十余年,深知嬴政的个性,他没有抓到臣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只有臣、武安君与王上都在,秦军才会放过众王族子弟。让他们分散出城,各自逃命,大楚之后方不至于被赶尽杀绝!”熊启也流下热泪,哽咽地答道。
负刍仰起头,尽量不让自己的眼泪掉下了,许久后,才叹气道:“寡人登上王位那天起,日夜披肝沥胆,无时不刻都想着要中兴楚国,虽有王叔和武安一力辅佐,怎奈大楚积重难反,秦军不给我们时间啊!就让众王子、公主们各自逃命去吧,寡人留下与大楚共存亡吧!”
……
黑山得知项燕退出彭城,命孟浩入城安抚民众,自己亲率领大军南下,一路上有山地军通报消息,不用怕项燕半路埋伏,项燕大军刚过大江半天,黑山大军和蒙恬水军就先后到达。
蒙恬用百般战船搭成浮桥接应大军过江,其余战舰利用床弩和抛石机掩护大军登岸。
黑山登上大江南岸,遥望着郢寿高大城墙。斥候来报:“楚军在城外列阵,约有十万众。”
黑山想了想,对手下将领说道:“项燕此举,是为了迟缓我军围城。大军以防守队形,慢慢向前推进。”
“咚咚”战鼓声中,秦军迅速列成阵形。前面三排盾牌兵,手执一人高的铁皮盾牌,后面是十排弓弩手,弓弩手后面又是三排手执三丈长的长矛手,长矛手后面是床弩阵,床弩阵后是步兵方阵,最后又是重骑军阵。
黑山站在高高的云车上,望着黑压压的秦军左右看不到边,随着雷鸣般的战鼓声,踩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向前推进,直到两军想隔百步才停下。
黑山下了云车,走进刚搭好的帅帐,众将纷纷来请战,都希望立这个头功。
黑山摇头说道:“这种阵地战,常常是杀乱一千,自损八百。况且我军远道而来,将士们体力还没有全部恢复。传我将令,就地扎寨,不许主动出战。后军埋锅造饭!”
众将深知黑山用兵之道,除非敌人进攻,否则是不会与兵力相当的敌军正面冲杀的。所以也没有人反对,各自忙去了。
此时,郢寿城内大乱,一开始是贵族先从东、西、南三门逃亡,引起百姓恐慌也开始逃亡,最后连许多将领也换上百姓的服装逃跑。项燕无奈,只好退回城中。
这个时候,王贲大军也到达郢寿城西,黑山令蒙恬的十五万大军,留下五万水军守住北面长江,抽调十万与自己二十万大军守东面和南面,王贲大军驻扎西门外。大军在郢寿外筑墙挖壕沟,筑起最坚固的工事,将郢寿围成铁桶,密不透风。
没几日,工事筑成,黑山又抽调十万山地军撒向郢寿周边的乡村
这次在农村搞土地改革,比去年容易得多,一则秦军将士已经轻车熟路,二是秦军的政策早就传遍楚国。许多奴隶主和大地主要么纷纷逃亡,要么自觉献出田宅、释放奴隶求降。一些城市一见秦军立刻开城投降,不作扺抗。一个月后,楚都郢寿就成了秦国版图中的一座孤零零的大城。
郢寿东门外一座楚王别宫,依湖傍山,足有千亩,建得富丽堂皇、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一开始,张进将这里征为上将军行辕。黑山知道后,将他狠狠地训斥一顿,从新选定别宫附近的一座五进山庄为幕府。
夏至这天,黑山传令召众将军到幕府议事。众将准时到齐,黑山稳坐帅案之后,长公子扶苏做为掌书,坐在帅案边。众将王贲、蒙恬为首,分列帅案两边。
司马孟浩点完名后,介绍道:“自围困郢寿以来,周边又有三十多城归降大秦。别有十余座较远的城池派使者前来求降,因我军暂时未能去腾开手去接收。现在郢寿城内仍有楚军四十万,民六十万。粮草足可支应五年。据黑冰台回报,城内楚军士气低落,正是攻城的好时候,请上将军定夺。”
“郢寿的楚王君臣虽然已经是瓮中之鳖,但四十万楚军依旧不可小视。众将军在何妙计破郢寿?”黑山问道。
米龙率先说道:“就象攻邯郸那样,喊跨他们。”
死胖子接着说道:“学王贲将军攻大梁,引水灌郢寿!”
其余将军纷纷表示道:“入楚一年多,几乎没有打一场硬仗,我军士气正盛,强攻最直接了当。”
鄣邯说道:“将四百艘战船的八百抛石机搬上岸,对着城门轰一天,轰不破城门,也可以轰条坡出来,骑兵可以跨马入城!”
黑山不表态,问左边的蒙恬道:“蒙将军意下如何?”
蒙恬说道:“自古用兵,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我建议和攻邯郸一样,打攻心战!”
黑山又问王贲,王贲答道:“我赞同蒙将军,攻心为上!”
黑山笑着说道:“众将的计策都不错,我综合一下大家的方法,想到一妙计,先试试,不成再用你们的计策。”
众将听了黑山的话,纷纷表示,愿闻其详。
黑山笑道:“立刻征召五万会喝楚歌的楚人,本将军要用楚歌来崔垮四十万楚军的最后一丝斗志!”
众人听了,都惘然!自古以来,谁懂得歌声能灭百万雄师。
众人又议论起来,正热闹,突然门外传来军吏喊声:“咸阳送来八百里加急!”一名军吏竟直入内,将一封信交给黑山。
黑山拆开一看,正是丞相府的文书,上云:“秦王率众臣经三川沿驰道入陶郡,再南下到郢寿,望早做接驾准备。”
黑山看完,下令道:“王贲、蒙恬留下,木匠、史胖子门外侯命,其他人各自归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