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顶点小说 > 再见2002 > 第六十四章、海燕老师

第六十四章、海燕老师

第六十四章、海燕老师

(希望大家收藏支持)

吴海燕吴教授,余子涵、林岩他们的C++语言和C语言老师,大家都叫吴老师,而不是吴教授,他说一个“师”字就代表了传道授业解惑了,搞教授,搞职称都是形式主义,没有必要。

吴老师,早年国外归来,是老一辈技术人才,也是一个教育家,在计算机语言程序,尤其是在算法方面的造诣建树颇高,是一名真正的科研型老师。《科技信息》月刊上专访名人榜里赫然在列,他在IT界,在教育界不敢说是No.1,但是他带出来的学生可以说是遍及很多知名企业,被评选为国家工程院士的弟子也有几个,本来在计算机学院当院长,但只做了2年,他就退位让贤,只想做一个计算机程序语言老师,做些项目研究,对行政不感兴趣。

很多人初次拜访,以为吴海燕是名女教授,可总会在见面后大吃一惊。他说:他的名字很好,父亲喜欢高尔基的作品,尤其是那篇《海燕》的散文,认为“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所以就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张洪亮读研已经是最后一年了,在跟着吴老师这3年以来,总是能少联系吴老师就少联系,能避开就避开。

他到现在还记得研一开学时,第一次和吴老师见面是在校外餐厅,本来预想的画面是新同门愉快交谈,觥筹交错,最后在一片热闹祥和的气氛中与导师握手再见。

结果,吴老师坐下来很严肃的讲了第一句话:“我不抽烟、不喝酒,你们随意!”(试问谁敢)

第二句话是:“你们研一所有人下周交一篇5000字左右的专业相关文章,我要看看你们的逻辑和文笔怎么样,不行那就早点练!”然后,就讲了他带的一位刚毕业的师姐,写毕业论文时,因为逻辑和文笔问题,被他骂哭的事情。

并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用餐中,吴老师给大家规划了未来三年的道路,推荐了大量专业书籍以及讲了很多专业问题。

其中,吴老师重复最多的就是,“希望你们都能顺利毕业”。

那一顿饭,张洪亮吃的都很压抑,坦白讲,大家都在担心能不能毕业,其他人也没敢大幅度动筷。

将近吃(讲)完时,张洪亮因为靠门比较近,就偷偷溜出去把单买了,心想:吴老师一定会夸他懂事吧。

接着,吴老师出来听说已买单,立马严肃起来:“谁买单的?我告诉你们,以后吃饭不准你们出钱,都还是消费者!”

然后,让服务员把钱退给了张洪亮,他自己刷卡,并当着所有人面把张洪亮一顿臭骂。

研二开学,张洪亮从老家带了点特产,想孝敬导师。

张洪亮打了吴老师的电话,说:“吴老师,有空吗,我从老家带了点特产给你送过去吧。”

吴老师:“谢谢,我不吃,你跟室友分了吧。”

张洪亮:“老师,我这是专门……”

话没说完,吴老师就挂了电话,电话里传来“嘟、嘟、嘟……”。

吴老师的爱好不多,平时喜欢打乒乓球,用他的话是,国球如果都不会,你怎么好意思出国和别人说你来自华夏啊。

教师节那天,张洪亮那一届学生AA制给吴老师买了一副乒乓球拍。问题是,谁都不敢送过去,因为大家都知道吴老师不喜欢有人,尤其是他带的学生送东西给他。

最后,可能因为张洪亮憨厚吧,大家又一致推举张洪亮去送。张洪亮就强行叫师姐和他一起去,果不其然,吴老师坚决拒绝。原因是,球拍太贵,批评大家乱花钱。

没办法,买都买了。于是师姐半撒娇半耍赖的,说了半天的好听话,吴老师才勉为其难的收下。

读硕士的这三年来,吴老师在张洪亮的心里一直属于那种严肃、刻板、不近人情、不懂风月的人。坦白讲,他对吴老师的印象是:怕大于敬。

直到他们前一届毕业那天,所有人欢送毕业年级,都去参加了毕业聚餐。酒店包厢很大,除了吃饭还能唱歌。

学校的副院长,喝的微醺,来到张洪亮他们包厢说:“你们导师吴教授唱歌很好听的,让他唱一首吧。”架不住大家起哄,吴老师就唱了一首蒋大为的《路在脚下》。

唱的好不好,张洪亮记不清了,张洪亮只记得吴老师唱着唱着哭了,原来,他才知道吴老师也有一颗敏感易动情的心。

直到张洪亮因拖延症临近截止日期才交毕业论文,吴老师第二天就把修改意见发回来了。虽然改动不多,但具体到每一个标点和词语都给了详细用法解释。邮箱收件时间是:凌晨1:37。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