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陈东等太学生上书事件后,第二天,宋钦宗下旨召太常少卿李纲,来延和殿奏对。延和殿坐落在崇政殿之后、景福殿西北,建成于大中祥符七年,初名承明殿,后改端明殿,又改延和殿,是宫内的便坐殿。
四十三岁的李纲,字伯纪,祖籍邵武,祖父一代迁居到江苏无锡。他在政和二年(进士及第,政和五年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不久即因议论朝政过失,被免去谏官职事,改任部员外郎,后升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京城发大水,李纲上疏认为此乃上天警示,要求朝廷注意内忧外患问题。宋徽宗认为其议论不合时宜,遂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直到宣和七年七月,才被召回朝,任太常少卿。
李纲与吴敏是好友,吴敏觉得李纲能担负大任,曾上书宋徽宗极力推荐李纲。李纲也已做好被召见的准备,“袖劄子待对”,还准备“刺臂血上疏”,他打算恳请宋徽宗传位皇太子。可是,还不及召见,“上皇疾作”禅位。吴敏于是又向宋钦宗推荐李纲。
宋钦宗对李纲有所了解,对他印象很不错。当李纲走进延和殿时,宋钦宗起身迎上前道:“卿顷论水灾章疏,朕在东宫见之,至今犹能诵忆。忆尝为赋诗,有‘秋来一凤向南飞’之句。”
李纲道谢礼毕,禀奏道:“陛下养德东宫十有余年,恭俭日闻,海宇属望。道君皇帝观天意,顺人心,为宗社计,传位陛下,交手畀付,皎然明白,下视有唐为不足道也。愿致天下之养,极所以崇奉者,以昭孝德。
今金寇先声虽若可畏,然闻有内禅之意,事势必消缩请和,厚有所邀求于朝廷。臣窃料之,大概有五欲:称尊号,一也;欲得归朝人,二也;欲增岁币,三也;欲求犒师之物,四也;欲割疆土,五也。欲称尊号,如契丹故事,当法以大事小之意,不足惜;欲得归朝人,当尽以与之,以示大信;欲增岁币,当告以旧约,以燕山、云中归中国,故岁币增于大辽者两倍,今既背约自取之,则岁币当减,国家敦示和好,不校货财,姑如元数可也;求犒师之物,当量力以与之;至于疆土,则祖宗之地,子孙当以死守,不得以尺寸与人。愿陛下留神于此数者,执之坚定,无为浮议所摇,可无后艰。”
对于李纲所献之言,宋钦宗“皆嘉纳之”。第二天,即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钦宗下诏书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
同时,宋钦宗又向京东京西等路下达勤王诏令。因为京师禁军主力已被梁方平和何灌带走,现在城内守兵空乏,虽然宋徽宗在禅位前已向全国下达勤王诏令,但勤王部队至今仍杳无音讯。
宋钦宗觉得必须尽快增强京师守卫力量,他在勤王诏令中说:“金人犯边,诸道兵马合入卫畿甸,除沿边防守御人外,令京东京西淮南西浙帅司,于正兵并不系正兵内精选骁锐,及招募武勇,委兵将官,星夜部发,赴姚古使唤。”
宋钦宗认为这几个路距离京师较近,他们应该先于其他路勤王部队到达京师。
按照惯例,新皇帝即位必须改变纪年年号,这称之为“改元”。“改元”是帝王正式开始君临天下的一个标志。给年号命名是一件很严肃的大事,宋钦宗将此事交给宰相白时中办理。白时中又将此事委托给尚书右丞宇文粹中与中书舍人朱胜非。这天,在都堂里,白时中对他俩说:“方议改元,可撰数名。”
朱胜非问:“凡年号须有主意,今以何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