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下来,一斗米十五斤,老百姓出死力气干活,每日才合半斤米!
后世,一人一天吃半斤米正常。
可这是古代,是大明初期,没有什么油水,没什么肉食!对于一个出力气的人,日食半斤米,远远不够!
要知道廉颇老了,尚能“一饭斗米,肉十斤”!
按照廉颇的饭量,他一顿饭的饭量,足以比得上句容徭役农夫一个月的口粮!而农夫在这一个月里,可没十斤肉可吃啊。
虽说历史记载有夸大之词,战国比大明的斗少了那么两斤半,但这句容徭役的现实,却是如此冰冷!
顾正臣看向众人,一个个粗布衣,高矮不同,多是精瘦之人。
随身带着米袋子的人不少。
看得出来,他们已经习以为常,清楚不自带米的下场:
活干不完,命先完。
顾正臣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种现象,不是一年,不是一县!
抬手。
八百余人渐渐安静下来。
顾正臣严肃地看着众人,沉声喊道:“你们看清楚了,我就是句容知县!我征用你们服徭役,出死力,不需要任何人自带粮食!一日三斤米,干一日,领一日!但缺一两,来这里敲鸣冤鼓!看看我能不能为你们做主!”
陆五惊呆了。
吴麻子、吴大称张大嘴巴。
一个个民夫满是震惊,不敢相信。
一日三斤米?
你就是一日给个一斤米,你都是我们的父母官啊,竟要给三斤?
见了鬼。
啪!
吴麻子猛地抽了自己一巴掌。
吴大称扭头:“你在干嘛?”
“有,有蚊子……”
吴麻子吸着冷气。
吴大称咬了咬牙,走出来喊道:“县太爷,一日三斤米可当真?”
顾正臣看向吴大称,冷峻地说:“出来!”
吴麻子着急起来,吴大称啊吴大称,你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干嘛,看吧,惹怒了知县,能有好处吗?
是了!
知县一定是说说而已,自大明开国以来,句容百姓挨家挨户都轮了三四番徭役了,就没一个知县给过一日三斤米!
吴大称忐忑不安地走出来。
顾正臣看向众人,板着脸问:“还有谁质疑本官?”
无人敢说话,纷纷低头。
顾正臣看到一个倔强的目光,喊道:“你,出来!”
一个大汉走出来,手中提着一个背篓,里面是木匠的工具。
“你们二人,叫什么名字?”
顾正臣问。
“吴大称。”
“马力。”
顾正臣微微点头,指着两人,对众人喊道:“从现在起至完工日,他们二人负责协助户房发米,一日三斤米,不够数,你们找他们二人,他们找本官!梁斌,放米!”
“领命!”
户房梁斌喊了人,从东仓之中搬出一袋袋米,又拿出专制的三斤米槽。
吴大称、马力愣在当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顾正臣厉声喊道:“愣着干嘛,去盯着发米!你们记住了,只要我顾正臣在句容一日,凡征徭役,月给六斗米,绝不会少你们半两。但若是谁领了米不出死力,耽误了朝廷大事,那本官只能被朝廷撤职查办,离开句容!”
陆五感动得想哭。
吴麻子擦了擦眼角,咧了咧嘴,又低下头哽咽,仰头看向天空。
这一日,青天!
“青天大老爷!”
不知谁喊了声,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齐,最后,凝成一股声浪,伴随着清风吹起顾正臣的衣襟。
甚至,有人捧着粮食下跪。
顾正臣仰头看天。
谁能想到,只不过是将原本就该属于他们的米还给他们,他们就已感激涕零!
谁能想到,一个月九十斤米,就足够让一个男人,答应出死力去干活!
谁能想到,人心不在孔夫子的说教里,不在朝廷的法令里,而是在一袋子米里!
顾正臣看着领米百姓,一个个咧着嘴,笑呵呵地满心欢喜。
米给了,人心到手了。
现在才是真正的考验,八百人,二十日,营造安置两千余俘虏的房屋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