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顶点小说 > 大成风华之绝响 > 第一部 殿州惊涛 245、有人盯上了捐款

第一部 殿州惊涛 245、有人盯上了捐款

山魈和水鬼都咧开嘴大笑。从山贼、水鬼一跃而成为县主的护卫,看来,跟着神仙一般的常乐大哥来到殿州,这一步,他们走对了!

苏澜刚进堆福东城,好险城门就关了。七大家家主都已经等在这里了。山魈和水鬼的人加起来有五十多人,十多个家庭,平均一大家安排一到两户,就妥妥地安置了。

看到他们每个家庭都带着粮食、肉菜和银子,七大家主都有些生气:“难道他们几口人还能吃穷了我们?”

山魈和水鬼安排手下去安置家庭,他们俩则跟着苏澜去了污泥滩。看见这里满眼污泥,恶臭熏天,又惊呆了。当听说苏澜改造污泥滩,为百姓积福,都非常感动。山魈和水鬼当即道:“我们有的是力气,我们男人来出力,女人来帮厨做饭、洗衣。”

水鬼还道:“县主,水里的活路您都交给我们。我们可是水鬼!”

苏澜很欣慰:“好,将来,我们凿碑记事,也写下你们的名字!这叫同心同德,与有荣焉!”

苏澜看到,曲明手疾眼快,已经开始修砖窑了。

蓝家家主蓝岳的两个舅兄高仁、高义也选好了窑址。他们准备修建两口窑。

六口窑都建在污泥滩旁边,取泥方便,窑址分布也很均匀。

苏澜还看到,砖窑附近,已经搭了好多棚子,里面堆了很多柴火。还有很多黄土,已经被扒开,正在暴晒。看来,已经有百姓往这里送柴火送黄土了。而蹇利和纪泽两人正在忙碌地记载着百姓送来的东西,给他们发牌子。百姓可凭牌子到吴牧那里领钱。

苏澜他们到了余婆婆的院子。卞旻和卞雍父子正在跟李波、李越、李璠兄弟三人讨论,正准备请石匠到南城外的荒山上凿石做石筑水道。

苏澜听了,笑着望着常乐:“瞧瞧,你一回来,就派上了用场。”

常乐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甘甜就笑着在他耳边咕哝了几句。常乐立刻笑道:“凿石这种事情还需要请石匠吗?他们有我做的好吗?”又对山魈和水鬼道,“要凿石了,你们跟着我好好学!”

山魈和水鬼喜出望外,赶紧跪下磕头。这就算是认了师傅。

苏澜赶紧让大家从马车上面往下卸东西,运一样,解释一样,演示一样。

不仅李氏兄弟三人,就连卞旻和卞雍父子也很惊讶。虽然在金银滩已经见识过了雨衣、雨靴、太阳能头灯、手电筒,和仁丹、风油精、清凉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红花油等一些防暑降温、驱逐蚊蝇的药品,但是对连体水衣、滑轮等很陌生,尤其是当苏澜演示千斤顶时,大家都瞠目结舌,又兴奋不已。

“这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了!”李氏兄弟大喜过望,对千斤顶爱不释手,“这些千斤顶全都派上用场的话,足够把城墙顶起来!”

苏澜又拿出铁栅栏:“我很担心一件事情。水道扩容后,小沙河和城外护城河上都有水闸了,那么一旦开闸放水,城内若有人不慎落水,可能会被冲走,卷进小沙河;而小沙河的不洁之物也有可能进入内湖。而最具安全隐患的是,石筑水道扩容后,可以容纳成人顺利通过水道,从护城河进入内湖。恐怕有歹徒存心觊觎,从此处摸进城内捣乱。所以,我就拿来了这个铁栅栏。”

这些铁栅栏都是正方形,两米半见方,面积有六个多平方米。栅栏的一根根圆铁条直径足有一寸,而且铁条横竖交叉形成方形网格,绝对只能过水。若想人为破坏,几乎是徒唤奈何。

李氏兄弟感叹道:“县主真是有心了。不过,这个栅栏确实有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苏澜微笑道:“关于铁栅栏,我们不要大肆宣扬,悄悄地安装,说不定将来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瓮中捉鳖也未可知呢!”

众人大笑。卞旻看了半天道:“这个铁栅栏是个好东西。可是要怎么安装才好?”

苏澜演示道:“我们不是要加厚城墙吗?就把这铁栅栏夹在新旧城墙之间,等于是把他们砌进城墙里。要想打开铁栅栏,跑到城内来捣乱,那就是自取死路!”

众人再次大笑。

李越却道:“县主,如果是砌在城墙里面,岂不是砌死了?万一铁栅栏淤泥很厚实,流水不畅,需要清理怎么办?”

苏澜笑道:“你看看这两块铁栅栏跟其他的有什么不同?”

众人仔细打量着其中两块铁栅栏。李璠用手盘了一下,发现这两块铁栅栏除了铁框,却是门式的,而其铁框上还有上、中、下三个耳栓。他笑道:“县主,这两块铁栅栏的边框照样可以砌进城墙里面,然后把这个铁门在耳栓上插上铁条,就等于上锁了。而且只有在城内才能打开。”

众人都长叹一口气。苏澜道:“这件事情我们就保密。至于滑轮,那也是好东西……”说着一番演示。大家也惊叹连连。

正说着,余婆婆忽然敲门进来,后面跟着钟大婶和墩儿。他们都拿着托盘,上面都是碗筷,碗里飘着热乎气,还散发出浓郁的海鲜和葱花的香气。

余婆婆温和地道:“知道县主晚上要回来,我跟钟大婶就做了这鱼丸,县主若是喜欢就多吃几个;不喜欢,好歹尝一个!”

恰好天色昏暗,正是吃晚饭的时候。苏澜奔波了一天,确实有些肚饿,于是赶紧道谢,接过碗,小心翼翼地吹着热气,一边仔细端详。

只见青花瓷小碗里,清亮的汤中,卧着八个浑圆饱满、肥胖白嫩、玲珑晶亮、彷如乒乓球大小的鱼丸,鱼丸上和清汤中还开满了一朵朵翠绿、白嫩、细碎的葱花。浓郁的鱼肉香和葱花香气瞬间就征服了苏澜的心和胃。

她迫不急待地用勺子送了一个到嘴里。第一口是Q弹有口劲,口感好,筋力佳;第二口刚一咬,鱼丸就爆浆了,馅料鲜嫩多汁、味道鲜美。食之滑润清脆,汤汁荤香不腻,有特殊的海鲜风味。再细细咀嚼,竟然品出海鱼肉质那特有的紧实和弹性;至于馅料,有剁得细碎的虾茸、猪肉茸,而那特别的津甜爽脆的口感来自马蹄。可见鱼肉新鲜,选料精细,纯手工制作,用料考究,独具特色,正是闻名遐迩的余婆婆鱼丸!

“余婆婆,您这鱼丸可是透着几十年的功夫!”苏澜不由大赞,“我已经品出这馅料有虾茸、猪肉茸和马蹄粒。至于这鱼肉,也应该是海鱼,但是不像是鲅鱼,应该是马鲛鱼,或者鳗鱼?”

“县主真是见多识广,这的确是马鲛鱼!”余婆婆惊讶道,“您能品出马蹄,真是不简单!”

甘甜边吃边含糊不清地笑道:“我们县主可是美食家,也是烹饪高手!”

“不简单的是您!”苏澜感慨道,“等污泥滩改造好了,我们一定挑一个好铺面给您和钟大婶,你们就开一家堆福特产余婆婆鱼丸汤店!”

余婆婆道:“这怎么好,我们既没钱,也没出力……”

卞旻父子和李氏三兄弟都道:“余婆婆尽心尽力关照我们,那是没说的。”

常乐和甘甜也没说的,他们到厨房灶上直接捞鱼丸吃去了。

第二天,也就是十九日一大早,七大家带着很多人来了,既有七大家的人,也有山魈和水鬼的人。他们都分派停当,男人干粗活,女人帮厨、洗衣。山魈和水鬼还准备带人去城外的荒山上凿石。

掌管钱财的司睿和吴牧说,昨日苏澜刚走,吴家那位远在漠北卫兵中担任校尉的吴迪的夫人,捐了六百两。原来吴迪校尉的岳父母家在殿州附近的邓县,吴迪的夫人邓氏回家给父亲做寿,顺便回堆福婆家省亲,听说污泥滩改造,立马捐款六百两。

苏澜会意地笑了。看来这位吴迪校尉的夫人邓氏是个通透之人。在县主、家主之下选择了六百两这个数目,非常符合他们夫妻的身份。

苏澜想了想道:“吴松家主,您的这位堂侄媳妇、邓氏夫人踊跃捐款,我这个堆福县主可要好好感谢她。”

吴松赶紧施礼道:“我家这个堂侄媳妇非常孝顺,也很爽快。她正好在家,很想见见县主,可就是不知道您有没有空闲?”

苏澜对这位从未谋面的邓氏夫人颇有好感。知分寸,守礼节,不卑不亢。这些功夫可不是一日之功。苏澜当下含笑道:“眼下正好有时间,不妨一见。”

吴松大喜,立刻跟小厮吩咐几句,那小厮飞也似的跑了。

这时,掌管钱财的司睿和吴牧走上前,“噗通”一声给苏澜跪下道:“启禀县主,我们思考再三,觉得应该禀报县主,有人盯上了捐款!”

苏澜眼睛一凛。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觊觎捐款的人会是谁!

“你们起来说话,潘县令是怎么逼迫你们的?”苏澜心里的怒火腾腾往上冒,只得拼命忍住。

司睿和吴牧怔了一下,县主怎么知道是潘县令所为?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