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奇,我觉得就是因为失败了一部战争电影,才更需要接下这部题材相同的作品。向那些影评人和喜爱你的影迷证明自己......”
“我能拍好这部电影的理由不仅是因为准备充分,还有我的信心。我不是特别了解战争,但我懂人心,知道什么是漠视,什么叫战友......”
夜晚,尼古拉斯-凯奇静静的坐在宽大舒适的沙发上,脑海里不停闪过,今天下午与莱曼见面时的场景。
旁边的红木桌上,摆着很多份稿纸,这些更加详细的说明了电影《狂怒》的构想。
充满了真挚与诚意,条理分明的计划表和市场前景分析也很有说服力。
虽然在刚刚的这段时间里,他已经翻阅过这些稿纸不下三次了,但每次看完,心里都会涌现一种悸动,仿佛在说,“快答应吧,接下来,加入这个项目。”
但自身残存的理性和犹豫却又及时的阻止了他。
尼古拉斯-凯奇烦闷了,大口大口的抽烟也无济于事。
烟雾缭绕中,他又想起了莱曼告别前说的那句,“相信我,《狂怒》会是一部好电影。”
他说的郑重,走的洒脱,让人下意识就觉得他是对的。
而且,尼古拉斯-凯奇续上一支烟后,点燃,吞吐了一口,把视线望向旁边整理好的人物剧本上。
让他内心非常纠结的,除了诚意,还有这个角色。
一位悯恤部下、看起来严肃务实,眼里只有完成任务,但实则却厌恶战争,只想早点结束的普通人,一位被迫上了战场,卷入旋涡的可怜人;目睹过很多战友的死亡,但他要坚强。
战争只有立场,不谈对错,但每一次的较量,都意味着大量生命的逝去。
炮弹之下,众生平等。
说实话,这是一份非常吸引他的剧本,故事不妄谈大义,只讲这个坦克小队众人的命运。
着小处入手却又富有深意,是那种让他读过一遍,就兴起表演欲的优秀之作。
与《风语者》比起来,更是难得的主抓人物的战争戏,也更能突出角色。
这是他喜欢的类型,表演起来会有一种成就感,会有沉浸到角色的那种喜悦感,也能给他或者说一位演员更大的发挥空间。
尼古拉斯-凯奇越想越是忍不住,他再度翻开了剧本,看着里面那配有分镜头脚本注释的场景。
“中士”在战后默默的看着尸横遍野的主战场,被摧毁的坦克,被双方猛烈的炮火犁过一遍的土地,天上轰隆隆的飞过己方的战斗轰炸机机群无一不在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残酷,他此时仿佛就像一个局外人,在注视着这一切......
这个镜头设计的很棒!尼古拉斯-凯奇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当他第一次翻阅剧本的时候,就被打动了。
那种无力感、在大局之下缥缈如蚂蚁的卑微感,诉说的淋漓尽致。
优秀的剧本、有趣的角色外加导演的真诚,都让他无法不作犹豫的拒绝这个邀请。
所以在见面的时候,他反复说的意思就是在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
可他越考虑、越思索,就越想接下。
但是......
唉,尼古拉斯-凯奇烦躁般的抓了一下头发。
他现在的顾虑只有一个,《狂怒》会有良好的市场表现吗?
同样的战争题材,他实在下不定决心。
问问经纪人?尼古拉斯-凯奇自嘲的摇了摇头,《风语者》的错误选择,有他跟导演有过合作交情的原因在里面(《变脸》),但经纪人对电影前景的判断失误何尝不是要背负一点责任呢。
况且,如果真让他来判断,估计就是直接拒绝。
按他的意思,下半年最好不要接商业电影,就算接,也不会选择战争题材。
凯奇很了解自己的这个经纪人,实在小心翼翼。
其实他潜意识是想接下这部电影的,但过不去失利后的那道坎。
理性与感性不断的对抗着,谁也不能彻底的压到谁。
“咚咚咚......”
几声敲门声,打断了尼古拉斯-凯奇的沉思,他转头看向房门口那边,只见自己的妻子丽莎-玛丽推开门,满脸关切的说道:“你在干什么?不睡觉了吗?”
尼古拉斯-凯奇有些疲惫,“在看剧本呢,有些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