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还是要回的,你不想孩子们,我还想他们呢!”
李世民哎哟一声,被砸了一下却也不恼,只是嘿嘿笑着,打了几下嘴巴。
“可以理解陛下的想法。”
徐风雷应声道,
“紧绷了那么多年,一下子放松下来,肯定是不想再恢复到那种状态了。”
“人生苦短,真正留一点时日给自己,挺好。”
李世民用力的点了点头。
“听明,你是懂朕的!”
他竖起了大拇指,感慨道,
“你知道的,前半生,朕都在紧绷着奋斗。先是隋末大乱,努力在乱世中保全性命和家业。”
“而后紧接着又是冒险举兵,自立为王!朕是战战兢兢,一步步的打下整个天下。”
“再后来好不容易拿下了江山,朕又陷入更加惊险的夺嫡之争,一步走错,那就是全家尽灭的结局啊!”
“在你的筹划下,朕总算赢了夺嫡之争,可突厥又虎视眈眈,最危险的时候,直接兵临长安!你知道朕当时的压力有多大吗?跟颉利可汗谈的时候,朕看上去英姿勃勃,谈成退下来的时候,朕的后背都湿透了……”
徐风雷静静的听着。
长孙无垢也将剥好核桃送进了李世民嘴里。
“贞观初年的情况你也最清楚,蝗灾、旱灾、洪灾、瘟疫,特娘的轮着来!有的一年连发好几种不重样的!外有强敌,内有忧患呐!”
李世民叹道,
“这就好比一个漏屋还逢了连夜的狂风暴雨,一个操持不当,家就塌了!”
“朕是如履薄冰,靠着你们这些贤臣的鼎力支持,小心翼翼的治理了那么多年,才将这个家修补了起来,才有了如今的气象。”
“所以朕一向都很感恩,当初不杀侯君集,也是不想开杀功臣的先例啊,朕是想让你们都好好的,跟着朕共享荣华富贵的……不料他最后竟然谋反,那朕真是……没话说了。”
徐风雷点了点头。
李世民的本意是好的,想要全了君臣恩遇,不做那种‘共患难易,共享乐难’的皇帝。
若非侯君集实在太不像话,估计现在还活蹦乱跳的呢。
“这些年,朕是亲眼看着大唐繁荣起来,国力蒸蒸日上。”
李世民轻声道,
“但朕的心,却是越来越疲惫,好像朕……真的老了。”
“于是,朕想让自己兴奋一下,疯狂一把!把精气神重新提起来,于是,有了亲征高句丽。”
“结果,你也知道的……人老了,不服老不行啊。”
话音落下,他的脸上浮现一抹苦笑。
“你宝刀未老。”
长孙无垢忽的认真道,
“我可以作证。”
李世民嘿然一笑。
徐风雷:“???”
这夫妻俩,好像在他面前调情?!
“咳……”
李世民干咳一声,将话题转回,
“所以啊,正如你所说,朕是真的一路紧绷,紧绷了二十几年,紧绷到了最后一刻昏厥了过去!”
“自醒来以后,朕整个人就松弛了,这种松弛,上一次还是在十四岁。”
“朕很贪恋这种松弛的感觉,想多活几年,好好再享受享受。所以……听明啊,朕是真心不想再回太极宫里去了。”
“你也一定想朕多活几年的吧?”
徐风雷笃定点头。
“那当然,您多活一天,大唐便一天是盛世。即便不干事,也如此。”
他认真道,
“您要是走了,那就不好说了。”
“所以,我是真心希望陛下长命百岁,老了就当大唐的吉祥物,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
李世民哈哈一笑,转而正色道:
“好好,当吉祥物好!朕现在就想当吉祥物!”
“不过要说吉祥,你才是真正的吉祥物,是朕的福将!朕对你的评价只有一句――让朕少走了很多年的弯路呐。”
徐风雷眉头一挑。
“这评价很高,多谢陛下。”
正说着,他的鱼竿又是一抖。
哗啦。
杆子一甩,又是一条大白鱼进了鱼篓。
“哟喂,翘嘴啊。”
徐风雷赞道,
“这池子虽小,好货却多啊!哈哈……”
李世民:“……”
望着自己面前那一片平静的湖面,他有些难受。
“朕刚才话还没说完,后面还要再加一句――”
李世民撇嘴道,
“哪都好,就是爱给朕添堵!”
徐风雷一愣,旋即哈哈大笑。
“本来还挺喜欢陛下对我的评价,可现在嘛……”
他重新上了鱼饵。
“现在如何?”李世民昂首。
“更喜欢了!”
徐风雷一抛钩,笑容灿烂。
李世民:“@#¥%……&&*@!!!”
他怒眉一竖,盯紧了湖面!神色狰狞!
骚鱼,怎么还不上钩!
朕今天非钓死你不可!
……
太阳西斜。
徐风雷的鱼篓里,渔获满满。
李世民的鱼篓里,除了一开始的那条翘嘴以外,就一些小鱼小虾米,看上去极为惨淡。
从未有过如此美妙的开局……也就只有开局美妙了。
“这……好像不用比了吧?”
徐风雷笑眯眯的道,
“陛下,我赢了。”
砰!
李世民一甩鱼竿,不爽道:
“朕打的窝明明比你大,啥好东西都扔进去了,为什么不上鱼?”
徐风雷摆手道:
“说了打窝不是乱打的,有章法的,您要是想学,下回我好好教您。”
“现在先说正事,成不?”
李世民白眼一翻。
“你急什么?朕还会耍赖不成?”
他哼道,
“说吧,什么要求!”
徐风雷起身拱手道:
“臣请陛下回长安,重新主持大局,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长孙无垢一愣。
这刚才聊了老半天,白聊了?
李世民闻言,却是盯着徐风雷看了好一会儿,冷哼道:
“行了,别玩那求上得中,求中得下的破套路了。”
“说出你真正的目的来。”
徐风雷咧嘴一笑。
“陛下真是机智无比,我这点小套路,瞒不过陛下的慧眼。”
他拱了拱手,笑吟吟道,
“我真正的请求,是想请陛下准许我辞官归隐。”
“眼瞅着您都功成身退了,我这心里头也痒痒啊!您知道的,我早就想回磨玉山修道了。”
“眼下时机成熟,真是归隐之时,还请陛下不要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