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也没想到,这位四爷的动作这么快,他才刚刚回到家中,给柳清薇讲明了下一期报纸的内容,便已经有人来访。
朱元璋找来负责报纸一事的,不是别人,正是内阁中最闲着的宋濂。
而且宋濂的身份也确实适合审查报纸,毕竟办报说到底也是读书人的事情,无论是更改了竖行的书写方式,还是白话文,对于现在的大明文坛来说都是一种不小的冲击。
而以宋濂文坛魁首的身份,得无数读书人信奉,以他出面来推广报纸,想来阻碍应该会轻不少。
面对这位声名赫赫的大儒,李洪不敢怠慢,不说别的,便是那一日宋濂亲自去了一趟赵寅给自己撑腰,虽然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这份情,李洪还是要担着的。
二人第一次见面时,李洪不喜欢宋濂酸腐,曾经出言讥讽,宋濂也看不惯李洪总是口出狂言,但是现在,二人确是相处的无比和谐。
李洪将宋濂请入家中,还特意下厨弄了两个小菜,自从事情堆到一起,让李洪忙的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之后,这份待遇就连李善长,朱元璋都未曾有过。
宋濂虽然嘴上说着什么君子远庖厨,不用太客气了之类的屁话,但是见李洪对他这么敬重,其实也说不出的畅快。
那日与李洪一辩之后,宋濂归家便仿佛走火入魔了一般,不再研究什么朱子经意,而是一次对了实学和墨家感起了兴趣。
而这一研究,宋濂便立刻发现如今的学问风气出现了大问题,孔子论学那一套,或许在上古先秦时期很用有,已诗书礼乐为教,可富国安民。
但是这一套其实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不管用了,而恰好,实学的概念便是起源于宋时。
北宋时,便有读书人以儒学为体,化用实学,提出了‘人以佛、老之学,不切世用,为空为虚,而自视其学不离人事,为实为真’的概念。
自此实学正是作为一门学问出现在了读书人的视野之中,甚至一致成为主流,直到朱熹的出现,再一次提出了以‘理’为实学,将好不容易走到正轨上的风气,又一次给掰弯了。
原本宋濂根本没有注意到这许多,只是顺着朱熹的方向一直努力,可当他成为当今大明文坛第一人之后,却突然发现,前方的路似乎已经到头了,原本宋濂还为此沾沾自喜,只以为自己学究惊人,可知道那一日与李洪辩经,方才知道自己实则是误入歧途。
这几日在家苦心钻研学问,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乃至于整个文坛都误入了歧途,但却又不知该如何下手。
实学实学,讲的是富国裕民,利国厚生。
而依着那一日李洪的解释,或许工匠一事,确实符合实学特点,但是宋濂却又觉得,并非如此,在家苦思了好几日,也未得其法,直到朱元璋将他招了过去,与他讲明了报纸一事,而后宋濂便恍然大悟。
他既然想不明白,那和不来问一问李洪呢,恰好和其说明报纸一事。
因此,等李洪端着炒好的小菜出来时,宋濂正在桌面上铺着两张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