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微笑着点点头,笑道:“这是为师给你的保证,也是拜师礼。”
话说的很轻松,但姜祁听得出话里的坚定意味。
那不容辩驳的声调只代表着一个意思。
就算是有障碍,也有为师帮你铲除。
“多谢老师。”
“那,弟子这便告退了。”
姜祁也笑着点点头,伴随着躬身行礼,整个人变的淡薄,最终化作一道青烟袅袅的消失不见。
荀子将自己的弟子送出了这一方执念世界。
而后,荀子坐在了庄子的旁边,是很没有姿态礼仪的“箕坐”。
“老夫的弟子,不能出任何意外。”
荀子双手往后撑着,仰头看天,似乎是在对着某些人说。
声音很轻,也没有什么情绪。
“否则,便是老夫圣道之敌。”
此话一出,即便是庄子也动容了。
惊异的扭头看了一眼将礼仪姿态完全抛弃的荀子。
到了他们这个境界,能力的强弱和玄炁的多寡已经没有了意义。
因为想要多少玄炁,就有多少玄炁。
决定高低的,是“道”。
而所谓的圣道之敌,更加的好理解。
拿荀子举例子,孟子有一个学说,叫做“性善论”,而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
完全相悖的理念,这就是一种争端。
但跟圣道之争比起来,性善论和性恶论之争,完全就是两位大佬闲来无事的辩论。
荀子的圣道,是“天行有常”,是“人定胜天”,是“制天道而用之”。
如果这时候有人跳出来说“天道不可违,荀子之道悖逆天地”。
那么,这就是圣道之争,因为如果成了,那么荀子的道就没有了意义。
“荀子”也就没有了意义。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是不死不休。
现在,荀子的态度也是这样,谁要是拦着他的弟子,也是不死不休。
说起来简单,但如果真的有人要动手,那就意味着荀子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会阻拦,哪怕因此导致圣道不稳也在所不惜!
“值得吗?”
庄子轻声问道。
“那是老夫的徒弟。”
荀子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嘴角也绽放了一抹笑容。
“其实,老夫也不知道,我和这孩子的师徒缘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是一个轮回,若是没有老夫今日引领,那孩子就参与不进历史,也就不会拜我为师,可如果当时没有拜我为师,今时今日,就没有方才的一场对话。”
“这个轮回没有开始和结尾,一饮一啄,都是缘分。”
荀子轻声感叹。
“我以为你会说,一饮一啄,皆是天定。”
庄子轻笑道。
“哈,你们道家的那一套,可别放在我的头上。”
荀子也回以笑容。
“但你们儒家不是也有类似的思想?”
庄子杠精一般的说道:“如果老夫没有记错,孔夫子便是如此。”
这话不算错,夫子是儒道正统,也有类似顺天体道的思想在里面。
“谁告诉你我是儒家的?”
荀子看傻子一样看着庄子。
“谁家的儒生,能教出来三个法家弟子?”
“老夫是法家的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