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顶点小说 > 冉魏霸业 > 第0032章 北伐

第0032章 北伐

此时有个小插曲,桓温和当时尚在隐居的名士王猛一见如故。不幸的是,王猛不愿随军到南方,桓温并没有意识到:

自己失去的是张良、诸葛亮一样的天下奇才!

第三次北伐,桓温面对的是后燕慕容垂。慕容垂是桓温的劲敌,也是魏国拓跋珪、秦国苻坚的劲敌。

慕容垂本人,极善用兵,甚至在七十多岁还能击败魏国拓跋珪。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他是慕容复的先人,慕容复矢志不渝“光复大燕”的愿望就是指的这一时期慕容氏所建立的多个燕国。

最后是刘裕。

刘裕所率领的军队是魏晋时代当之无愧的虎狼之师,他对内先后平定了孙恩、桓玄、卢循和刘毅的扰乱,稳定国家内部,自王敦之乱开始,这类割据势力同朝廷的对抗也是东晋王朝最为苦恼的问题之一。

每当皇帝自以为可以有所作为的时候,立即被大佬打回原形。

而刘裕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外,他先后铲除了,燕国慕容超、秦国姚泓、蜀国谯纵,降服汉中仇池国。

这是前无古人的北伐成就,只有后来的皇觉寺重八小和尚可出其右。

刘裕是一个能够在命运的颠沛流离中不屈不挠的小强,名副其实的古今第三战神!

“气吞万里如虎”,这是北宋词人辛弃疾对刘裕北伐的评价。

从这个层面来看,南方的经济实力如果能够集中在一起,足够有收复中原的实力。

此时的洛阳,已经沦陷一百多年,不知道晋军开进城中的那一刻是怎样的心情。

不过刘裕仍然没能够完成彻底的北伐,中途回师的原因又是和朝廷的政治斗争有关,当时他的属臣刘穆之病故,刘裕担心朝廷内自己的势力遭受动摇,因此仓促班师。

归根结底,东晋多次北伐都功败垂成的缘故还是在于内乱!

在东晋统治的江南地区,北方士族随琅琊王司马睿“衣冠南渡”之后,对于南方本地士族来说,有点“鸠占鹊巢”的意味。

由于西晋的统治或许短暂,对江南地区缺乏有力的思想统治建设。

而刚刚远离故土的的北方大族要想恢复元气必然要占领江南经济,一块饼,巴掌大,你切一块,我少一块。

其实石闵一直觉得财富的争夺战和土地的争夺战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前者的残酷性并不亚于后者。

除了经济纠纷,南方士族对北方人的抵触还来自于,在东吴被晋王朝并吞后,南方大族被朝廷压制的时代背景。

当时在朝廷为官尤其是高官的,几乎没有南方的士族成员!

南方几个大姓士族:周、沈、和吴郡四姓朱、张、顾、陆。在三国时期吴国之中,几大姓氏已经多有位居高位者。

比如,东吴名将后兼任丞相的陆逊、丞相顾雍、以及朱桓、张温等。

由于皇权的衰落,内乱造成内耗,北伐更加艰难。

祖约之乱、王敦之乱、苏峻之乱、桓玄之乱甚至称帝桓楚,这些都是东晋割据势力造成的战乱。

不过东晋王朝的军事实力还是很强的。

后期的晋王朝的确具备对抗中原大国的实力,拥有收服中原的底气!

淝水之战前的秦国苻坚,刚刚降服前凉,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坚持不杀害几位亡国之君,并努力为己所用,比如后来威震天下的魏国拓跋珪、燕国慕容垂都是苻坚大帝的手下败将。

这一点颇有大汉民族的气度!

譬如曹丕代汉、司马昭降服刘禅、司马炎收服孙皓以及司马炎代魏都不加害亡国之君。

晋国面对近百万的秦军,依然有足够力量抵挡,甚至彻底击败秦军。

可见南方士族和北方朝廷团结在一起,是有足够击败北方外族的实力的。

之所以历次北伐不被南方士族支持,是因为他们对所谓的收复故土并没有任何兴趣,更不想因此承受兵马粮草等负担。

总而言之,现如今的晋室还没有足够的把握,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持大军北伐!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p>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