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顶点小说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炽

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炽

徐景昌把朱高炽送去了江西,他很希望让朱高炽在登基之前,感受一下地方的险恶,也顺便锻炼他的能力,毕竟定国公只有一个。

徐景昌自己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把夏原吉请了过来。

相比起之前的热络,此时夏原吉显得很冷淡,甚至有些轻蔑。

“定国公,我不过是你手上的一枚棋子,任凭你随意污蔑,还处心积虑,夺我的权柄……定国公,我夏原吉到底是哪里对不起你,伱说说,这些年坑我的事情还少了吗?”

老夏当真怒了,声声质问,仿佛在声讨一个负心汉,十足的渣男!

面对质问,徐景昌也有那么一丝丝不好意思,似乎他真的有点对不起老夏……属实坑他有点过了,不过徐景昌很快把良心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说夏尚书啊,你先别着急,咱们俩谈一件很紧要的事情,如果这事做成了,必是青史留名,对你有莫大的好处,我是绝对没有哄骗你的意思。”

夏原吉冷哼,“定国公,你用不着保证,我夏原吉也不是傻子,你只管说,我只管听。合则留,不合,对不起,我也不浪费时间。”

总而言之,人家心寒了,不愿意扯那些虚的。

徐景昌也无可奈何,只有长叹一声。

“夏尚书,我想弄清楚的事情,就是咱们大明朝到底有多少钱,能不能足够完成工商业的布局?”

夏原吉面带疑惑,看着徐景昌,“你想说什么?”

徐景昌感叹道:“自古以来,咱们华夏子民,中原百姓,都是最勤劳,最肯吃苦的。张骞通西域之后,商货远通,咱们靠着商货,换来了无数的真金白银。虽说历经战火,财富消耗,可这些金银不会平白无故消失。除了那些被埋入地下,充当陪葬的财物之外,多数的钱财还是留在了中原。”

夏原吉点了点头,“是这么回事,就算埋下去了,也会被人挖出来的。魏武帝就好这一口……定国公,你不会想干刨坟掘墓的事情吧?”

徐景昌连连摆手,“我才没有这么无聊,而且挖坟又能捞到几个钱?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中原积累的财富足够,我们就该想着如何把财富盘活,逼着这些钱进入市场,流通起来,让大明真正富裕起来。”

听到能富国,夏原吉打起精神,徐景昌这小子别的事不靠谱,但是理财的本事,夏原吉还是服气的。

不服也不行,北平被他弄得多热闹啊!

这一次夏原吉也是占了徐景昌的便宜,摘了人家的桃子。

一念及此,老夏语气也缓和了不少,竟然和徐景昌聊了起来。

徐景昌说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漫长的历史上,中原王朝是靠着辛勤劳动,靠着自己的商品换来财富,而且一积累就是两千年。

这是个相当惊人的财产。

徐景昌心中一直有一个畅想,他是希望以大明为中心,建立起一个体系的,囊括所有藩国,还有已知的的区域。

在这个范围之内,商货通畅,贸易繁荣,全都使用大明的货币,尊奉大明的规则……到了这一步,说是天朝上国,也实至名归了。

但是以大明如此恐怖的赚钱能力,真的能推得出去吗?

不是说要贸易逆差,才能让外人挣到你的钱,然后才能拿出来交易吗?

可渐渐的,伴随着登上通政使的位置,徐景昌发现这里面的巨大漏洞,谁说顺差就不能和外国交易的?

大明可不是金融戏法赚钱,而是靠着实打实的货物……拿到了大明的钱,就能从大明买东西。

而大明作为一个生产中心,也需要从外面购买商品,满足自己的需要。也要采购粮食、矿场、肉类、木材。

跟外国做生意,大明赚的更多,那就想办法让外面卖更多的东西给大明,或者拿出土地、矿场、森林,还有各种资源,让大明过去投资,这样一来,双方的贸易不就平衡了。

货币只是个计价的工具,一旦贸易基本平衡,其实需要的货币量并不是那么大……

想通了这些,徐景昌就解决了一个巨大的迷思……其实并不一定要弄到巨额的金银,也不需要四处竭泽而渔,大明是有办法走上工业化之路的。

欧洲的大航海,还有他们的种种做法,那是根植于他们的文明习惯,未必就是真理。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就是把大明的财富盘活,让那些退出流通的货币重新冒出来,让工商业得到投资……大明生产出更多的商品,然后和各国进行贸易,换回更多的资源。

徐景昌讲得有点笼统粗略,其实归结起来,就是大明朝,利用自己的优势,能不能发展出工业文明?

是不是一定要大航海,一定要四处掠夺?

徐景昌认为并不需要。

夏原吉关心的不是这个,他阅读史书,经常有钱荒的说法。

但是在大元立国之后,一直到明朝,和海外贸易非常频密,大量的金银涌入,到了明初,虽然货币的缺口还挺大,但到底没有闹出钱荒。

这就说明,整个中原,还是有相当数量的金银。

只不过这些金银都在哪里呢?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