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可敬又可恨的读书人,哈哈哈,说的不错,读书人呐,确实可敬也确实可恨!不过,不论是可恨还是可敬,都和老头子我脱不了关系啊!”老人大笑了几声而后又长叹了口气,他看着杨文锋满脸的欣赏而杨文锋却看不到他,只是一脸的坚毅。
老人就这样静静地看着阳光下略微有些阴柔但却有一双坚韧眸子的少年,他就这样坐在树荫之下一动不动却带着掩盖不住的光芒,此时的少年就像很多年以前他坐在树荫下高声诵读一般的光景,而他看着他一如当年他的先生看着他一般。
“今日,我定然不是一个让你可恨的读书人呐!”这句话老人只是自言自语并未让杨文锋听到,而且这句话更像是迟暮老人的轻声呢喃,但是老人下一句话却让杨文锋目瞪口呆,或者是让所有玉陵城内的人都目瞪口呆。
“今日,我在这里,哪个读书人有道理要讲,有道理敢讲?”老人这一句话整个玉陵上到武皇太师下到平民百姓皆听到了,甚至所有人一度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就在这一刻,翰林院内太师徐博温借来的汇入矩阵之中的儒家气运瞬间消散殆尽,另外,玉陵城中所有的文庙,无论是供奉着哪位至圣先师或儒家圣人此刻他们庙中燃着的香火都蓦地从中间齐齐折断,像是被人掐去了一般。
老人一步一步慢慢踏空而起,身形也逐渐开始显露出来,他走的很慢,如同拾阶而上。于此同时,六里亭方向有个和老人相貌之十之七八模样的中年人一闪而逝来到老人身侧,而杨文锋身旁也出现一个老人走了过去。
三个人相伴而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人走着走着便又变为一人,最终老人站在了杨文锋的头顶,不知是不是巧合,这个方位正好可以是面临整个玉陵城的方位,老人站在这里,面对着整个玉陵城,也面临着整个人间,他要在人间讲道理,谁能不听,谁敢不听。
“敢问先生,可是对我玉陵有何不满?”面对此时显露身形的老人徐博温缓缓作揖行礼,非他不愿强势面对,而是如今他已不能强势。
对方站在这里他所凝聚而来的气运便消散殆尽,而且如今就算对方站在他的面前他依然无法感觉出丝毫气息流转,如此显然对方非他所能抗衡。
“再等等,今日既然来了玉陵,就让我看看,这玉陵头顶仙人意欲何为?”老人转头看了一眼玉陵皇宫方位而后又看了看和玉陵遥遥相对交相呼应的武德宗方向随后抖了抖衣袖。
“你徐博温算是出类拔萃的读书人,以经纬之才安邦定国本无过错,只不过安邦定国所为的究竟为何,可曾想过?”老人看了一眼立于虚空之上的当朝太师微微摇了摇头。
当年的天渊洞开,他作为最为主要的镇守之人自然也留意过眼前这位冠绝春秋的读书人,不过在他看来,如此读书人是不多但却也绝不是唯一,如今看来他的眼光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听到老人质问徐博温默不作声,倒是谈不上什么对错与否,只不过是不想去辩解什么而已。有些道理,他也懂,也想去做,但却不能去做,如此倒不如什么都不说来的简单。
“建国天渊之前的武昊天是何等意气,最后的那个选择,虽然有今日成就,但可曾后悔?”这一次老人是面对玉陵内城皇城而问,而问的正是当今武皇。
“还有你们,当年又是何等潇洒于人间,如今自束高阁,可曾感觉过高处不胜寒?”老人先是望了望武德宗的方向,转而仰天质问,看似想要一个答案,但其实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刚读书有成的时候他觉得道理存在于天地之间,何物无理,何处无道?后来在他被冠以天下读书人魁首的时候他觉得有些事并不一定就有道理可讲,于是他做了一件翻天覆地的事,为的并不是所谓的道理。
今日他面对这位被誉为春秋大才得读书人,面对这可谓是一国即是中原的天渊国的人间帝王,面对那些高高在上的九天仙人,他高声质问,虽然不是和他们讲道理,但是却也觉得自己很有道理。
“我姓孔,字仲丘,我已坐镇人间千年,只要我还在此,你们高高在上也罢,掌控酆都魂灵也罢,都只能用些苟且手段而已,这座人间,你们来过,你们不要,就别妄图再谈什么掌控了!”
一直到如今老人终于算是自报了名号,他这一开口除了玉陵之上的天空蓦地千层云霄滚动之外,算的上是中原边角的武唐王朝上空也雷声齐鸣,风起云涌。除此之外,春秋五国另外的黎国,赤壁之内的大明,千岛环绕的大阳都有惊天异像而现。
或山岳齐震,或龙卷袭天,或巨浪如龙扶摇撞向海天一线,当真是天地皆同力,皆因一人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