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器不会损坏,数据也不会损坏,可以同时压缩两卷梦境数据。
至于理由:因为模湖逻辑模块还有力气不停“尖叫”,说明它已经判断出压缩器和数据都不会收到实质性的损伤,如果它像死掉一样一声不吭,那才是真的出问题了。
超核决定相信模湖逻辑模块的“判断”,控制着力场,不顾压缩器发出的悲鸣,将第二卷梦境继续向内推入。
经过漫长的155秒后,第二卷梦境数据的前段也被推到了量子巢的底部。超核的判断是正确的,无论是压缩器还是数据,最终都没有发生损坏。
第二卷数据进入之后,量子巢中的空间顿时变得更加局促了,甚至于柔韧的晶面都被撑得微微变形。
但接下来才是最考验的量子巢强度的环节:
数据解压。
古老之核需要将已经导入量子巢的数据一点点解压,让量子巢的晶格将解压后的数据吸收,如此,才算将梦境数据真正存入她的体内。
超核启动了一个进程,对量子巢的状态进行评估,并很快得出结论:可以按照原计划,在量子巢中解压梦境数据。
在超核的指令下,封装数据的力场如同冰雪般开始消融。最先消失的是位于数据柱体前端的力场,失去力场约束后的数据立刻膨胀起来,将柔韧的晶面压得更加变形。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数据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形态开始发生转变,原本被压缩成固体的它们,由于外部压力的消失,很快转化成液体形态,成为了真正的“数据流”。
数据流起初很少,如同山间的小溪般,从柱体前端的裂缝中涓涓流出。如果将视角放大到微观层面,可以看见如液体般的数据流由成千上万条细小的数据组成,就如水与水分子之间的关系一样。
当数据流在晶面上流淌上,数据便会被晶格捕获,并从最表面的晶格逐级向下渗透,最终被储存在最底层的晶格中。
如此,便完成对一条解压后的梦境数据的存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压缩数据转化为数据流的速度越老越快,小溪变成了河流,河流泛滥成了洪水,如同洪水般的庞大数据奔涌在量子巢的晶面上。
由于量子巢的特性,存入数据的速度一开始很慢,接着才能逐渐提高速度。大量的数据来不及被晶格储存,在空间本就不大的巢体内部,很快便积满由数据构成的液体。
模湖逻辑模块再次发出悲惨的“尖叫”,由于乱码太多,超核只能分辨出“好多”、“注满了”几个零星词汇,更无法理解它想表达的含义。
在超核的计算中,目前的一切仍处于可控的范围。在量子巢达到可承受的极限之前,积压的数据流就会随着越来越快的存入速度被消耗,最终解压和存入的速度将达到平衡。
古老之核的计算没有错误。
但苏沙也同样知道,她的计算不会出现错误。
因此她早已准备好,在这最关键的时刻,给对方致命一击。
拖曳着一头雪白长发的少女,终于缓缓站起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