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呀,我是看的真真切切,衙门里的人用沙子、石粉加水和成稀薄,把表面抹的精细光滑,还要等晾干,这晾干后一脚踩上去不就踏蹋了哇… … 。
有人还在出主意,要是在沙子里面加石灰的话,地面就能板结发硬,可经不起车马来回碾压,看看哦,外面加了木框子也没用。
要我看啊,知府大人是要在上面种花,就像水田里一样,上面洒上谷种,几日后就能出苗,为了防止被人践踏,所以派人守着… … 。
有道是,贫穷会让人失去想象,更何况对这种从未见过的事物,只能是天马行空地猜测了。
经过三日的保护,知府衙门前的这块有六丈成方的地坪,有衙役在拆去边上的木框架,目前这块被称为“水泥”的沙子面已经坚硬如石,已经有人在上面蹦蹦跳跳,一会儿又在上面用脚使劲地跺上几脚。
水泥的诞生意味着将改变社会发展的进程,而明朝人首先想到的却是能不能建一座“宝塔”,建一个寺庙,还有替代目前的地砖,而章子俊只是想着用在造房及道路上,替代现在的石板路面,这样就能大大地减轻成本,一块大石板石料,从运输到铺设,成本极高,而用水泥铺路,相同的面积成本只是十分之一不到,当然水泥的用处极大,最大的好处就是可塑性强。对于这些目前明朝人还不知道其中的好处,章子俊可不管这些,随着时间日久,这些古人就会慢慢会“发现”其中的好处。
制约水泥生产的瓶颈在于破碎生料及最后碾磨上,这一点就需要章子俊这位穿越者去想法制作出破碎的机器出来,这是一个很繁杂的工程,需要机械传动方面的知识,利用水碓作为动力,设计出一套力大的破碎机出来,让强度高的钢材浇铸出需要的转轴及各种传动齿轮,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让转速变成需要的要求。
利用水车的转动,首先制作出木头架子土制机床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土制机床,前几年在炼铁厂造炮时做过,功能很单一,就是把固定的胚件转起来,用淬火后硬度更高的“刀”切成需要的大小,做这样的事需要时间,需要工匠,更需要银子。
这种用木头做成的土制机床先期就不要去考虑精度的问题,首先就要做出一根从水车到内部齿轮上的转动轴出来,为了能达到更大的扭矩,现在的传动轴是一根圆木,就需要把圆木换成强度更大的圆柱铁,在转动部位就需要一只“轴承”,制造“轴承”是这个时代难于想像的“高科技”,好在水车的传动部位空间巨大,造一个粗大的“轴承”出来,章子俊还是有把握的,总比一根圆木直接插在一个木头圆孔中强了不知多少,这个“轴承”就是内外两个大小不一浇筑出来的铁圈,中间排列上多个圆柱铁,为了防止这些圆柱铁掉出来,在外铁圈上卯上一圈铁片挡住,有了这个装置后,水车转动的阻力成倍减小,没有了以往转动时发出的木头之间咿咿呀呀的磨檫声。
<b/> 明朝人的工匠,就是不知道这种东西能用在什么地方,一旦明白了好处,就不需要章子俊去说教了,自然会在随后的制作中加于求精,能做出一个大的出来,也就能制造出更小的出来,精度方面也就更加精密起来,当然跟五百年后的轴承是没法比较的,能做的最小的也有十几公分大小,里面不是钢珠,而是圆柱铁,可是就因为这样粗笨的“轴承”,在这个时空中还是不能想像的,有了这些“轴承”后,土制机床上的转动位精度相对着提高,加工出来的铁件精度成倍提升,这就是一个相互提高精度的过程。
古代工匠缺少的就是一个设想,一种机械的用途及整合上,一旦掌握其中要领,就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惊讶的产物,生生能在一个齿轮上雕出龙头花纹出来。还在破碎机上的装料口,做成一只狮子,张大着大口,称之为狮子大开口。对于这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章子俊也不好去反对,毕竟这些也是工匠的心血。只要做好引导,把钻研技术放在创造发明上,改进工序就成。所以章子俊就说了,制作土机床下面的木架子,不要刻花刻云纹,支撑腿也不要什么琵琶腿、还有鼓腿膨牙状、外翻马蹄腿 、圆裹腿、蚂蚱腿、仙鹤腿、箭腿、剑柄腿这些全是用在家具上的,而我们要的是结实牢固即可,越简单越好,只要能减少机器的震动就成,所以这些木架子底座还要固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