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很多人都是观望的态度,毕竟这行业听上去就没什么前途。
他们需要看一看再说。
这对李向东来说已经可以启动了,他选择先去注册一个废品回收公司。
然后在各大城市的郊区,买一些废弃的仓库用来囤货。
这些废弃仓库的租赁费用挺便宜的,基本没话什么钱。
因为这些东西,在米国是要交税的。
也就是说,你拥有一个仓库,哪怕你就放着不用,你也需要交税。
这那些所有者来说是很头疼的,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浪费了。
这样,李向东就只需要提出来,帮他们把这税交了,然后租用这些仓库。
对方自然乐意反正他现在也用不到了,这样一来,极大的压缩了成本。
然后,李向东把这几百人招过来,开始培训。
没错,这也是需要培训的,培训的内容就是上门服务。
当然,这个上门不是上别人家里,这在米国等于是找死。
而是上各种公司的门,看看他们有没有废物的电器要报废。
对大公司来说,把电器报废也是一门学问。
负责采购的部门,如果需要捞油水的话,需要尽可能的简短那些东西的使用寿命。
稍微有点问题就把他报废了,这样买新的产品时,他们可以吃回扣。
这一点上和普通家庭完全不同。
普通家庭,如果只是一点毛病,他们可能会稍微克服一下。
毕竟话的是自己的钱,没必要追求完美。
而对公司的采购部门来说,用的是公司的钱,那就不需要节省了。
现在米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公司都挺有钱的,所以在这方面,还真不怎么在意。
把这些东西收回到仓库里面,李向东通过姚胜平的关系,联系到物流公司,规定好路线。
几天一次,或者半个月一次,把这些仓库里面的东西,全部运到码头,撞上集装箱,然后发货发回到国内。
这样就算是完成一单交易了。
李向东选择先布局几个大的城市,然后进行调研,看平均每天能提供多少废品。
然后看看国内这边的工厂,需要多少,能不能满足。
在米国一待就是半年,李向东总算是初步建立另一个废品回收网络。
而且,李向东发现花销要比他计算的少。
具体的原因就是,当地的一些部门,知道李向东在做这件事情之后,直接给了专项资金!
因为现在米国在搞环保,垃圾处理这一块是个大麻烦,成立了专门的基金来处理。
李向东等于是帮他们处理了其中一个大类的垃圾,帮了个大忙。
这样一来,李向东基本上只要付工人的工资就行了。
这边都准备好了之后,国内也已经做好准备。
在沿海的一个小城市注册了一个废品回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