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沾却很喜欢吴邪,甚至亲自排队去买他的新专辑,每次见面都会上前又楼又抱,有时还想亲他一口。
这就是吴邪心里不喜欢黄沾的主要原因,他觉得这家伙就是个老屁股,经常忍不住拿马桶抽去给他通通后面。
但这个人说话做事确实天马行空,称得上“鬼才”两字。
最后一琢磨,吴邪干脆把黄沾的女友林燕妮也拉过来当主持,就让她站在两人中间。
这位三十岁的小公主可是个难伺候的主,有她站在两人中间,料想黄沾不老实都难。
吴邪这边要做的事情太多,上午刚刚和“超级女声”的节目团队开了三小时的会。中午匆匆吃了午饭后,连小憨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又来到《铁甲小宝》剧组。这就是他准备在“大风车”节目里用来应急的特摄片。
“玛德,我要不要把他们拉来演机器人?”
吴邪心里升起了一个很恶毒的念头,这帮家伙老是让自己演反派,他何不用“蝎子莱莱”、“蜘蛛侦探”、“蟑螂恶霸”,这些机器人角色报复回来?
好吧,这个想法也就是在心里爽爽,任何公司都不会用明星去饰演这种机器人身份的特摄,那绝对是脑残的行为!
这部特摄面向的观众群体很明确,就是给中小学生看的特摄片,连主演都是熊孩子。
主角小让,当然是让李察来饰演。
小藏的角色却不好弄,他觉得再找一个童星费时费力,于是只给剧组三天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就将这个角色去掉。
但是很抱歉,这次担任他副手的曾志韦和元愧分开去学校里寻找,只用一天就找找回来一个合适的熊孩子。
吴邪见到这个跟曾志韦特别亲热的熊孩子确实有股机灵劲,样貌也不错,一问叫什么名字,得到的答案是张卫建,一个12岁却比李察矮上半头的小屁孩。
“小李察的个子确实有点高了!”
吴邪有些蛋疼,小李察明明比这个张卫建小一岁,但身高却像比张卫建大两岁。
不过转念一想,小让和小藏谁大谁小,这只不过是剧本上的设定罢了,根据需要调整一下就行,前几天他还想着把小藏的角色去掉呢。
现在两个小男主有了,还有个小女主。
这个不用费力寻找,李赛枫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赛枫的父亲已经代表女儿签了合约,无论演不演戏每个月都有1000块基本工资,片酬另算。
任何时代,优质的童星其实是很稀缺的资源,佳艺和中原娱乐一直都有戏给小赛风拍,每个月都能有两千块左右的收入。
吴邪过阵子还打算让她和小李察搭档主持大风车节目,那时小赛风每个月的收入都会达到三千块以上,这已经比一些白领的工资还高了。
除了三个小主角,这部特摄片里还有一些成人配角,比如每集都会露面的小让父母,以及每次大战前和大战后,都会开车赶到现场的警花小姐姐。
吴邪准备让剧中的警花小姐姐变成两个,分别由刘雪桦和惠英虹饰演,每一集都会给她们拍几个特写,先混个脸熟再说。
演员问题这就算解决了,但还是有不少问题。
机器人模具倒是好弄,原版机器人看起来也很塑料。
这个年代,几个机器人只要不是连小孩子都能看出来是用纸皮盒子做的,没人会在意那么多。
但是变身特效,以及战斗特效不好弄。
九十年代能轻松做出来的东西,现在只有美国少数几家公司能做得出来,哪怕是缩水版的特效,现在也得花不少钱才能搞定。
这样一部面向中小学生的特摄片,吴邪当然不会去弄《立方体》都舍不得做的特效,
所以还是一样的办法,土法炮制+变身特效——也就是战斗特效靠土法制作,只有变身时的特效去美国搞定。
这些变身特效只有几秒钟,还可以重复使用,吴邪觉得制作费用勉强可以承受。
但最后一算,60集全部拍下来,预算还是要超过百万,几乎和《新精武门》的预算差不多,可见这时的电脑特效真的烧钱,特摄片也不比其它类型的电视剧省钱。
几人这时也终于明白,钱再多也还是不抗花。
中原娱乐将来肯定要有自己的电脑特效团队,但这个东西不仅花钱如流水,还需要专门的人才,其中“人才”比“金钱”还难解决。
这个年代,凡是掌握电脑特效制作的人才,在美国都是稀缺资源。
他们要拉起一支靠谱的电脑特效团队,不是光有钱就可以办到,所以这事只能先往后排,当前还有更多事情需要做。
说到《立方体》,这部电影早就杀青了,后期制作也已完工,两个拷贝一个放在中原娱乐,一个放在罗峰家里。
嘉禾那边已经催了好多次,这部电影自然是给嘉禾合作。
邵氏和嘉禾也算明白了,中原娱乐是想两面都讨好。
罗峰拍摄的电影拿给嘉禾放,萧炎的电影则拿给邵氏放。
前几天,罗峰去谈《精武门》的版权时,特意让邹文怀和何冠昌看了连英文字幕都已经做好的成品拷贝,结果自然是让两人吓得屁滚尿流,差点用上了成人纸尿布。
当然,这只是个形容词,两人当然不会真的被吓尿!
但这部电影带给邹文怀和何冠昌的冲击力,丝毫不亚于一年前的大白鲨,甚至要更为震撼一些。
两人印象最深的是片头那个被激光网切成尸块的龙套男,这种视觉冲击力比大白鲨中人体被鲨鱼撕咬的场面,还要来得震撼,刺激!
这个是当然的,罗峰在这个镜头上下得功夫最多,特意请来一位做蜡像的师父与道具组合作,用了半个月时间才做出这么一个逼真的蜡人,然后摆了四个摄像机,专门拍碎尸的镜头,最后出来的效果比原版用五毛钱特效做出来的还要逼真。
嘉禾的两位大佬看完这部让他们心惊肉跳的电影后,再瞧到罗峰一脸不满意的矫情样子,就好像制作这种商业片多给他掉价一样。
这让两人有一种学霸考了99分,却在那唉声叹气的既视感,这种装逼太欠揍了。
“这部作品没有使用我的特殊剪辑技巧,也没有使用非线性结构,魔方代表着一个人性的试炼场,这些人一路逃亡,人性丑态毕现。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互相弥补本来可以逃脱,但却败给了自私自利的人性。你们回忆一下,这六人的身边并无魔鬼操控,但每个人都在盲目而自私地各司魔鬼之职。”
罗峰这番装逼更加欠凑,但两个大老板却无法对一个艺术家发怒,那只能显得自己更低级,虽然罗峰根本算不上艺术家。
罗峰对这部电影有一定优化,原版很多地方比较粗糙,也有一些BUG没有处理好,但这些都被罗峰一一弥补了,这种润色其实不难。
精修版的《立方体》在全场无尿点的紧张剧情里,暗藏了不少对社会和人性的隐喻,还涉及到了许多数学问题,但两人看不懂电影里的那些方程式,虽然这不影响他们的观影体验。
这两人不知道的是,罗峰在拍摄《立方体》时,顺便在全世界注册了从3阶到13阶“魔方”的国际专利和“著作权”。
魔方的结构专利并不保险,人家只要换个结构,便能突破专利困扰。
但是罗峰申请了“著作权”,这就意味着魔方成了他罗峰大爷的独家生意,世界上只有他能生产或授权制造魔方,即使你的结构不同,但从法律上来说,也算是侵犯了“著作权”。
除非你制造和售卖的国家没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和“世界贸易组织”,否则谁侵犯了他的魔方著作权,罗峰都能上门索要巨额赔偿。
这部电影里的设施本来就是根据魔方为原型制作,但这个位面还没有人发明“魔方”。
罗峰马上知道这是个超出想象的金鸡蛋,他甚至想把“魔方”当做电影的名字,这可以帮他宣传这款益智玩具。
原本位面,魔方在80年代开始销售,很快就从匈牙利迅速蔓延至整片欧洲大陆,随即风靡全球。截止2000年,魔方的著作权到期,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4亿个,若加上盗版魔方,数量难以估计。
这个发明确实很伟大,几乎找不到坏处,但却可以培养动手能力,空间建构能力,观察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
这样一款连科学家都喜欢摆弄的玩具,很快就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益智类玩具,甚至有了国际性比赛。
大佬当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宝贝,别看JVC和索尼的格式之争,背后是数亿美金的利益。
但这一个小小的魔方玩具,一旦在全球推广开来,同样能为他带来数亿美元的利润,而且还不用投入巨额研发和公关费用,他光是坐在家里收专利费就能有这样的收入。
罗峰当然不会光收专利,一个魔方他只打算收50美分-1美元(3阶和4阶)的授权费,这样就算在著作权保护的20年里卖出四五亿个,那也才两亿美金的利润。
如果过两年在内地建厂,大量生产成本低廉的3阶和4阶魔方,再独家生产4阶以上的魔方,那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魔方的制作成本确实不高,一旦使用流水线和模块化方式生产,成本将低廉到可怕。
国外生产,唯一的成本是人工和土地。
但在内地建厂,人工低得不像话,土地免费,连税都能免去不少,他绝对能凭这个小东西就赚的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