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仗究竟怎么打,刘振华心里也没底。
刘振华他们最熟悉的地形是山。
有山的地方通常都交通不便利,更谈不上发达。“穷山恶水”就是这么个道理。
但对于打仗来说,却恰好颠倒过来。
从解放军的前身,一直追溯到红军时期说起,在川陕根据地里也是在绵延的群山中多次反围剿。抗战时期,八路军所在的第二战区也基本都是山地。
刘振华和战士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打了多年游击战。
晋西北的山地由于气候的原因,水土流失严重,没有什么植被,全都是裸露在外的狰狞的岩石。这一点和戈壁滩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再荒芜的山都有高耸和低矮,布满了参差,是最为理想的战地,进可攻退可守。
眼前的戈壁滩,勉强可以算作是平原。
在平原上作战,虽说三年解放战争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那是基于人数以及火力、后勤补给等等的优势上的。
并不是他们十几号人,十几条步枪就能去翻天覆地。
另外又回到最开始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敌人的身份问题上。
起义前的驻扎在新疆的部队,统称为新疆警备部队,可其中的派系势力也是错综复杂。
有以前的西北军的老底子,还有从兰州、宁夏等地溃败的马家军的散兵游勇……这些人和其他新兵蛋子不同,可以说是穿着军装的土匪,心狠手辣,从来不把人民放在眼里。对他们来说,杀一个人和宰一只羊没什么区别,都是为了吃口饭。
有部队的纪律约束着,还算是能过得去。现在反动派政府倒台,他们又觉得解放军规矩多,清汤寡水的……不能再靠着军装白吃白喝不说,还不能玩女人、抽大烟、喝大酒。除此之外,还得参与劳动!
如此一对比,觉得当兵比坐牢还难受,不如出去单干!干一票吃一顿饭,无拘无束,给个神仙都不换!
面对这样凶悍,心中又没有任何罪恶感的敌人,可以普通的土匪难对付多了……基本是没有办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的。唯有把他们打疼了,打死了,他们才会有所动摇!
刘振华也算是给自己下定了决心,必须得战斗到底!深吸了口气,再度打起精神,耳边听到一阵“哗啦呼啦”的水声。
很轻,很小心!
但却很有节奏,而且很是密集!
这说明敌人的数量不少,而且已经从路基的断口处渡过,真沿着路基为基准线,朝拖拉机这边前进。
刘振华回头看了眼机枪手所在的土包。
距离在他视力勉强能够到的地方。
机枪手战斗经验丰富,知道自己一旦开火,肯定会沦为众矢之的。所以他把冲锋枪的枪口架在土包的正上方,身子却躲在下面,脑袋从旁侧露出,保证自己的射击视野。
这样的射击方法没经过长久的实战锻炼是根本掌握不了的。
因为他的眼睛和膛线并不保持水平。
由此一来,冲锋枪上的准星就毫无用处。全屏他自己的双眼和双手的配合。
好在机枪手是战场上用子弹喂出来的。
不管是机枪还是冲锋枪,自动火器一握在手里,就像是从他心窝子里长出来的一样。眼睛刚看过去,用不着一秒,枪口绝对稳稳当当地对准,同时压下扳机。枪响,敌死,弹咬肉!
即使敌人躲在修筑好的工事或战壕里,机枪手也能让子弹疏密得当地打在边缘处,压得敌人根本抬不起头来,为战友们重逢提供最有力的掩护。
对于机枪手刘振华没什么担心。
一个战士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在战斗时清楚自己的位置以及这个位置该完成什么任务。
这两点,机枪手已经炉火纯青,根本不需要指导和提醒。
刘睿影全神贯注地竖起耳朵听着动静。
水生忽然少了一半。
说明敌人分兵了!
显然他们准备利用拖拉机当做掩护,采取类似巷战的方法,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反正拖拉机这么沉重的铁疙瘩他们搬不走。
搬不走的东西,就没有任何用处。
但同时对刘振华来说,却又是最大的掣肘。
拖拉机是极为贵重的资产,不能有闪失!
陷落如泥地里,总有办法能挖出来,不会影响使用。但要是被两边来回射击的子弹打坏了,这个损失谁都承担不起……
刘振华再度拿起镜片,准备用反光给机枪手发信号,让他主动开火,最好能阻止住敌人靠近、利用拖拉机的。再不济,也要拖延住他们的脚步。
拖拉机所在的位置,距离对面的临时营地直线距离不超过二十米。在暗淡的月光下,也能看清人影的活动。
只要敌人不使用拖拉机隐藏身形,全都暴露在戈壁滩上,那就是一个个活靶子,能像搂草打兔子一般,全部一锅端!
结果还不等刘振华调整好镜子反光的角度,机枪手那边已经开火!
虽然他拿的是冲锋枪。
但基本没用连发,全部都是单发和点射。
这样是为了节约子弹。
同时还能更好地隐蔽自己。
连发时枪口喷涂的火舌能把黑夜烧出一个洞来,单发和点射就不那么明显,一时半会儿敌人只会晕头转向。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机枪手的个人习惯问题……
当兵前,都是穷小子,穿开裆裤还露着俩膝盖。当了并,要枪没抢,要子弹没子弹。哪里像机耕队的那个学生兵,个半个财主似的,敌人面还没见到,一夹子子弹就几乎打空了!
最后非但没有造成任何敌人的损伤,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白白搭上了性命……
要是敌人不分兵,机枪手还得仔细考虑射击角度,否则容易误伤拖拉机。
“这群狗娘养的……活该你们自己找死!”
一分兵,机枪手前方三十米的位置,黑乎乎的人影偏移路基,拉开散兵线,猫着腰向拖拉机这边扑来。
他们一门心思认准这边战斗力不够,刘振华定然在最头上的拖拉机后躲着。
分兵就能从左右包抄过去。
在兵力和火力都占优势的情况下,几乎能在0伤亡的情况下控制住路基这边。
所以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刘振华竟然早就在后方的制高点安排了火力。
即便只有一把冲锋枪,也足以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
机枪手“哒哒哒”一个点射,立马就有几个人影应声栽倒。
随后他立马将脑袋换了个方向,从另一边冒出来。
眼睛刚看到人影,扳机已经扣下。
这次是几下单发射击,人影又倒下几个。
敌人知道自己碰上硬茬子!
如此有针对性的精准射击,显然不是瞎猫碰了个死耗子,单凭运气能做到的。
可机枪手自我掩护得太好,他们四下张望,根本没有发现这子弹是从哪个方向打出来的。
不得已,只能放弃原先的打算,准备重新回到路基旁,合兵一处,向前推进。
机枪手哪里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已经打乱了敌人的阵脚。
若是他们仍旧不慌不忙,有序后撤的话,还能尽力减少伤亡。可惜前两下直接把他们打的心慌,原本保持住的散兵线,彻底崩溃……人人都有点无头苍蝇般乱窜。
一个长点射。
枪口火舌跳动,刘振华的眼睛都被染红了半个。
子弹如同一把展开的扇子,扫射过去。敌人中弹的位置基本都在胸口或是腰部,非死即伤。
更有两个人,蹲在原地,一动不敢动,被机枪手用冲锋枪直接打爆了脑袋!
这边打的酣畅不已,但密集跳动的枪口火焰却是也暴露了机枪手的位置。
上一秒他扳机刚扣动。
一片弹雨就紧跟着落在他所埋伏的小土包前方。
激起的水花还有泥点子落在了他的眼睛里,刺得生疼。
没办法,他只能收起枪,抱在胸前,身子往下出溜。
那只眼睛紧闭着,任凭眼泪横流。
机枪手记得以前卫生员说过,眼睛里进了泥沙后绝对不能揉。否则泥沙颗粒会把眼珠子磨坏,严重的会直接瞎了!最好的方式就是等眼泪自然地把它们冲刷出来。
但机枪手哪时间静等?
把这只进了泥点子的眼镜一逼,身子矮下去,我那个旁边一滚,转移了位置。
敌人已经发现了这处火力点的准确位置,继续坚守没有任何意义,是送死的行为!
根本没有到鱼死网破的地步,犯不着去硬拼。
不过……
当真到了那一步,机枪手也不是毫无准备。
从敌人手上搜刮来的那颗手榴弹还揣在怀里。
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
一个合格的战士,在战场上的心理素质极为重要。
不是说一定要求他报有必死的决心,而是在这一刻来临时,他能够坦然地面对。而在整场战斗中,从第一枪开火,第一颗子弹从枪膛里打出后,他就已经进入了坦然且无畏的状态!
从土包后出来,机枪手便失去了掩护。他必须尽快移动,否则就是坐以待毙。
在制高点暴露,就得先从制高点下来。让自己和敌人处于一个水平线上,才能继续发挥自己火力和机动性的优势,继续战斗。
这是一个新兵蛋子都知道的基础知识。
但机枪手发现,自己从小土包后方出来后,敌人竟然没有跟过来的火力扫射。
这说明他们虽然吃了亏,但却并没有吸取教训。或者说并不把他当作一回事,觉得方才那一轮齐射机枪手就算不死不伤,肯定也不敢露头了。带他选定新的射击位置,再转移过去的,还需要不少时间,足够他们摸过去干掉刘振华了。
到时候就算是机枪手仍旧占据着制高点也不怕。
从下方仰攻虽然不占优势,奈何机枪手只有一个人,一条枪。独虎不敌群狼,抡拳头往上冲也把他耗死了!
这样的想法没有任何毛病,可以说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