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天下人都被震撼到了。
李青一气作诗数百篇,那如柱般的才气直冲天际,还有那堪称奇观一般的涌现的各色异象,让人惊叹万分。
有仙人高歌、有铁骑铿锵、将军冲杀、有美人醉舞、有侠客仗剑、有高山奇绝、有黄鹤腾飞、有大江东去、黄河滔滔……
一篇又一篇传天下之诗词接连不断。
而伴随着诗词出世,时而天花乱坠、时而大雪纷飞、时而大雨倾盆、时而晴空万里。
煌煌异象,让无数百姓跪地高呼仙人降世。
这些诗词或豪迈、或仙逸、或奇绝、或磅礴大气、或悲春伤秋、又或者朝气蓬勃、志向高远。
前一刻还在感慨人生无常,后一刻又踌躇满志。
意境还有风格变化之大,让人根本不敢相信这些诗词竟然都是由一人作出来的。
有沉浸于诗词一道的大儒直接感慨断言:“诗库一出,天下再无华丽诗词,道尽诗词之道万千变化。”
“可叹,我诗词之道在一日之内便攀升到顶峰;可悲,后辈读书人再无能超越这座山峰的机会了。”
“后世诗词再多再好,也不过是沧海一栗,萤火比之皓月,无法比拟了。”
李青在一日之间就把诗词之道带到了顶峰。
而他也成为这一道路上的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后来之人,纵使可以翻过这座山,但却绝对无法成为这座山,所有后辈诗词人都必须仰望!
入了我的门,敬我如敬神!
只有深谙诗词的读书人才明白,李青一日作出这么多诗词是多么惊人的事情。
若是瞎作乱作的也就罢了,但李青所作的诗词最低都是鸣州级别的,此外风格各不相同。
后辈文人可以根据各种不同风格的诗词分为一个个派系,在不同的道路上前行。
而除此之外,这些诗词全部都可以使用。
附着才气写出来后,可以用作杀敌、增益己身或者他人、治疗伤势等等,数量繁多。
所以李青创作诗库的举动,对于天下读书人而言影响力不亚于当初开创儒教,都是同样的不可思议之事。
仅仅是当日,便有许多人前往李青的府邸拜访。
来访者络绎不绝,甚至天符帝都派人询问。
不过所有来访者都被长宁公主拒绝了,理由是李青正在休息,不方便见客。
而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李青在完成诗库后,便陷入到了昏睡当中,足足睡了八个时辰才醒来,然后也一直在房间休息。
尽管诗库里的那些诗词,都是前世的大文豪们所作,他不过是摘来而已,但在这个世界是第一次出现,作出一首都会耗费他的心神。
他头一次有种才思枯竭之感,身体像被掏空。
这么形容吧,连长宁公主都没法把他掏空成这样。
“看来得好好休息两天了。”
“还好为天下文人赐予文位的日子是在三日后,否则我这个情况,到时候可没法用神通显化。”
李青自嘲一笑,然后走到窗边伸了个懒腰。
睡了一觉后,虽然身体依然疲惫,但他的精神却前所未有地好,称得上是神足气满。
此外,他的文宫也在熠熠生辉,才气翻涌。
昨天做出那么多诗词,才气全部都收纳在他的文宫之中,文宫再次被开辟了不少,储藏着浩如烟海的才气。
这已经不是能用才气如月能形容了。
而是才气如大日星海!
“这么多才气,我以后都不会才气枯竭了。”
李青自言自语道。
才气的大小数量还有恢复的速度,取决于本身的文采水平,以及作出的诗词质量。
李青作出这么多足以传天下的诗词。
从今往后,恐怕没人能再与他比拟才气多寡。
就在李青心中思索之际,忽然有一阵淡淡的梅花香气传来,他不禁抬头看向窗外。
只见在院子里的那一株梅花树,现在竟然开出了朵朵梅花,随着微风轻轻摇动,煞是好看。
“这株梅花树……”
李青心中一动,调动浩然正气入眼,观察这株梅花树,然后竟看见树上有蒙蒙白光。
这让李青惊讶之余,心中也有些许明悟。
“传说中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而我在梅花树下为天下读书人开辟诗库,想必这株梅花树也受到了才气洗礼。”
“说不定以后能成为我的悟道圣树?”
李青浮想联翩,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他现在距离圣人的境界还太远了。
但未来之事谁又说得准呢。
李青摇摇头,转身返回了卧房。
院子之中,梅花树随风摇曳,朵朵花瓣随风飞舞、扶摇直上云霄。
……
……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李青一早在家中用过了早饭后,便带着敖雪一起前往盛京的圣院,准备赐予文位之事。
圣院之中,还留在盛京里的十多位大儒,以及司马眕、孔嵬、司马镜、王林甫四人,都已经到了。
除此之外,还有数千名聚集在圣院中、尚未被赐予文位的读书人,全部都是有功名在身之辈。
此时全都聚集在圣院那三尊圣像前的广场上。
现在李青还未到来,所有读书人都在相互讨论,而他们讨论的话题自然是今日的赐予文位之事。
“终于能够拥有文位了!”
“有了文位之后,我定要赶赴前线战场抗击离阳、保家卫国!”
“没错,离阳国狼子野心,欲侵我大周,我们已经错过了上次蛮族的战事,现在怎能再落后?”
“不枉费教主为我等读书人开辟诗库,让我们也能有用武之地,而不是只能口上报国。”
“若是能有浩然气,当真是再好不过。”
“前几日教主写下上百篇传世佳作,这几天来我在家一直阅览,真是每一首都让人拍案叫绝!”
“你们最喜欢哪一首?”
“我觉得将进酒最具仙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当真是磅礴!”
“不敢苟同,私以为侠客行最佳,仗剑侠义,这就是我的理想啊!”
“我倒是最喜欢明月几时有。”
“啊?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没有人喜欢青玉案吧?”
“一群肤浅之辈!登沧澜台歌才是苍茫大气!”
……
一开始众人还在讨论文位之事,但慢慢的就变成了争论那日李青所做的诗词哪首最佳了。
而这一幕也被一众大儒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