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看着严老大和他的三个手下一脸的忧虑,微笑着说:
“你们也别太担心,等东倭近海渔业资源枯竭,
面临着无鱼可捕的时候,你们大概也退休了。
所以你们还是能吃几天饱饭的!”
严老大四人听了也稍微安心了点,可心中的忧愁依然挥洒不去。
“解决的办法也不是没有?”
严老大回过神来,“你是说搞远洋捕捞?”
“没错, 我们到时候可以组织远洋船队到南太平洋的公海上去捕捞,甚至去南极附近也可以。”
三藏心中暗道,南极有磷虾,大概有若干亿吨。
“到时候我们大概也赚了不少钱了,买远洋渔船的问题倒是不大。
可是我们缺乏远洋航海人才啊,我们这些老家伙到时候也搞不定。”
“这正是我要说的培养人才的第二个方面,
我们现在就要开始选拔我们群体中有志于航海的年青人,
派他们去学习航海知识。”
严老大听了摇摇头, “这恐怕行不通, 我们这一个群体中的年青人好多日语都没学全,学习成绩都很差。
而且东倭的海事大学恐怕也不会收他们。”
“哈哈!严叔,我们可以派他们去留学啊,我想有一个地方一定会收他们的。”
“哪里?”
“严叔!您怎么也灯下黑呢?”
“灯下黑?你是说回国?”
“没有错!我想滨城海事大学一定会很愿意收留他们的。”
“可是以他们的成绩很难考进啊!”
“不需要他们考进去,我们可以交给学校一笔日元,拜托学校委托培养就行了!”
“委托培养?”
“没有错!”
三藏心中暗笑,这又是国内的一大特色。
严老大听完再无忧虑,轻轻地拍了拍巴掌,“我以前看《三国演义》的时候,
看到诸葛亮未出茅庐就知天下三分,一直将信将疑。
今天看到小老弟如此深谋远虑,实在令我严某人佩服!佩服!
原来天下真的有这样的人才!”
“哈哈!严叔过奖了!过奖了!我勾画的这个蓝图还是要依靠严叔你们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
“那是当然,你能给我们投资就很感激你了,不能活也都让你干了!”
三藏听了点点头,“严叔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
“你说!”
“你进门的时候问我有没有350万日元,
我想问一下这些钱大概能买多大的渔船?”
“大概20吨左右。”
“那么你们又是怎么运作的呢?”
“20吨的渔船不能跑太远,都在近海转悠,路上一天, 打渔两天,三天就只能回来。”
三藏听了不置可否,用手指头轻轻地敲击着榻榻米,
“20吨……20吨的船会不会太小了,我感觉盈利有点小啊,不足以支撑我们的计划啊!”
“老板!您可能不太了解我们这一行,
船小一点嘛,我们辛苦一点,多跑个几趟,一个月也能跑出个七八趟,
也能打个150吨左右,收入也很可观!”
插话小弟很有眼色的上前来解惑,生怕三藏嫌赚钱少反悔而不投资。
三藏听了暗自思索,开始算一笔小帐,一个月能打150吨,那就是300000斤,
现在国内的小黄鱼价格是1块5毛钱1斤,对虾是2块钱1斤。
东倭是发达国家, 恐怕物价会更高, 那一个月随随便便保守估计都能赚30万元国币。
现在日元总国币的汇率是100日元兑7块国币,那随随便便都得400万日元往上跑。
除掉一年三个月的休渔期,一年得赚多少,
难怪东倭人这个时候这么疯狂,一个小小的岛国硬生生把渔获量干到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