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在董事会上,给几位董事在上课:“大家都应该听过,蒙代尔三角说,在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汇率的稳定这三个政府追求的目标中,必须牺牲一个方可能获得其余两个。牺牲货币政策自主性的策略叫联系汇率,放弃资本自由的策略叫资本管制,而放弃汇率稳定的策略叫浮动汇率策略,而索罗斯等金融大鳄能狙击各国的原理就是:当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的三个策略遇到了经济周期的错配,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他们的手法……。”</p>
事情的起因,回溯到80-90年代附近,泰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高速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大规模的融资,而本国的储蓄如果不能应对这样的问题,就有两个途径可走:引进外资或本国大规模的信贷扩张。</p>
由于泰国本身资源并不丰富,需要通过制造业发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向其他国家购买设备和原材料,所以泰国政府选择了引进外资这个方案。在加上当时国际化大浪潮,泰国也就很自然的开放了资本项目,引入了大量的外资对本国进行投资。</p>
然而仓促开放资本项目,监管必定跟不上,一开始还是投入向实体的外资,渐渐的就开始转向了各种资产。随后各种游资热钱涌入泰国,推高股市地皮价格,地产价格,催生泡沫,然后高位获利跑路。</p>
而同时,泰铢的汇率以盯住米元为主,这又是典型的要汇率的稳定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而将货币政策自主性拱手让人,也就是说,泰国政府自主调节市场利率带来的后果会很严重。而彼时的米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米联储不可能迁就泰国的资产泡沫的稳定,危机一触即发。</p>
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游资这个时候开始在市场上悄悄的用米元换泰铢进行囤积,准备弹药。外资获利出逃,需要将手里面的货币兑换成光元,除去正常的一般性外部泰铢需求,余下的部分泰国央行就需要用手里面的米元来买入这部分泰铢来保证泰铢的充足兑换,维持国际信用地位,这样会大幅消耗央行的外汇储备。而泰国在当时的外汇储备仅有300亿米元。</p>
今年二月,索罗斯向银行借出了数百亿的泰铢在国际市场上大规模的做空。</p>
面对国际资本的挑战,泰国央行自然只能仓促应战。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米元的巨资吸纳泰铢;第二步效法马哈蒂尔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索罗斯大军;第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000至1500厘。</p>
央行是可以任性提高利息,但万事有价,提高利息也是有代价的,尤其是泰国本身的资产有高估值和高杠杆的情况下。1997年的泰国,楼市股市都存在着巨大的泡沫,在央行提升利率之后,立刻带来了两个负面效应。</p>
其一:资金成本显著提高,虽然打击了做空者,但也对国内买房炒股的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其二:做空者们在预料到利息的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就事先准备好了做空股票和股指期货等产品。</p>
摆在泰国政府面前的是一个两难的局面,是提高利率保汇率,让资产泡沫崩盘,还是保护资产价格,让汇率崩盘。继续维持甚至再次提高利率,高杠杆的股市和房地产行业就将在短时间内迅速灰飞烟灭,造成进一步恐慌,造成资本进一步外流;而如果利率调回正常水平,则无法阻止做空者海量拆借。</p>
6月30日,泰国总理在电视上向外界保证:“泰铢不会贬值,我们将让那些投机分子血本无归。”不过两天后,面对即将枯竭的外汇储备,泰国央行被迫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p>
当天泰铢重挫20%,随后泰国央行行长伦差·马拉甲宣布辞职。8月5日,泰央行决定关闭42家金融机构,至此泰铢陷入崩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