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贞观正文卷第二十四章学府内的会议终于,在李泰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派人去往嵩山路上找找杜楚客时,杜楚客来到农业学府,这总算让李泰松了一口气,至少人没走丢。
而杜楚客没想到得是,他过来报道的第二天才刚安顿下来,就被李泰拉过去开会了。
等到杜楚客来到房间,颜勤礼便替代李泰来接待一众科长相继坐入自己的位置。
而每个人的位子上更有着六科科长的名牌,以及各自名字,李泰的身份是山长,而马周的身份是代农科科长,他除了负责日常的六科管理与协调,还兼职农科事务。
杜楚客也在自己的座子上坐下,每个座子上都有着各自吃食。
李泰率先开口道:“我创建的农业学府能有诸位贤达之人教学,是我之幸,更是大唐幸事。我代表农业学府,对诸位的到来表示感谢。”
李泰客气说完,李淳风与吕才流露出几分不好意思,颜勤礼,杜楚客和刘神威则冷静的看着李泰,倒是马周似笑非笑的观察众人的反应。
众人倒也客气的相互吹捧一下,认识认识,很快李泰便拿出了自己的计划,道:
“我创立农业学府,目标是使得天下再无饿死之人,天下再无冻死之事。
这是我创立学府的初衷,所以培养出来的农业学子,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之上的当官之人,而是肯踏实种田的种田高手。
今天的会议,我希望我能把我的想法传递给诸位,诸位若有任何疑问,我会全力回答。
我希望诸位能理解我的志向,我更希望诸位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李泰此刻面对着众人无比坦诚。
李泰没要把自己的目的隐藏下来,今天这会议就是为了统一众人思想,传达自己的意志。
自己不管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但只要在这农业学府,就必须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执行。
李泰没必要藏着掖着,因为自己要干的不是什么阴谋诡谲的算计,而是要形成一股属于自己的政治力量。
哪怕这股力量到最后需要靠利益维系,但最初必须要凝聚在李泰的理想下。
李泰相信以自己的能力,以后绝对不缺少用利益去驱动的人,但自己想建立自己的政治力量,就必须要拥有把众人凝结在一起的政治宏图。
这可以是高喊的口号,但绝对不能是一开始就纯粹以利益而凝聚而成的散沙。
因为因利益而汇聚的团体,必将会因为更大的利益而瓦解。
但因梦想而汇聚成的团体,在面对巨大的利益时,至少会反抗的喊一声“得加钱!”
对李泰来说,这就足够了。
李泰不需要他们真为自己而忠贞不屈,李泰也从不指望这个时代的人真就会理解自己。
李泰只是需要,他们在两份同等利益面前时,他们会因为自己的梦想选择自己。
而这就是自己这个政治团体的第一条纲领,就是自己代表了最广大农民的利益。
当然,李泰不会找死的说出这句话,但自己的行为必须以这个目的为立足点。
“若如此只需要专精农事就好,为何需要再设立文,数,医,墨和乐科?”
这时候略带着几分刚正的声音,从颜勤礼的口中说出来。
这让在场其他人都带着几分愕然,他们没想到第一个问出这一个话的是颜勤礼。
因为颜勤礼是越王府的文学,更是李泰接受了农业学府后,第一个任命的科长。
所以在场所有人都认为,颜勤礼是李泰的人,但所有人都没想到,颜勤礼不是。
实际上李泰明白颜勤礼从来就不是任何人的人,他只做他认为对的事情。
就好像自己被儒家排斥,颜勤礼成了自己老师依旧也是兢兢业业教育自己,没任何偏见。
所以面对颜勤礼的询问,李泰也同样无畏道:“因为这个世界上少了替农民发声的文人!
儒家学子,哪怕家中再是贫瘠,但却依旧有田有房,所言所语,或是为了世家发声,或是为了强豪发声,最不济也是为了良田百千亩的地主发声。
但真正为了底层那些甚至连耕地都需要去地主处租的佃户发声的士子可有?!
真正为了天灾人祸下良民成流民而发声的士子可有?!
真正为了能让田舍郎登上天子堂而发声的士子可有?!”
在场众人听到李泰的话愣了愣,就算原本准备了一肚子说辞的颜勤礼也突然哑口无言。
他们没想到李泰这么个高高在上的皇家贵胄,陡然间居然会问出这么接地气却又这么直入人心的询问。
马周感叹,他不知道眼前的越王为什么会这么的对底层百姓充满了同情。
但正如同李泰所说的,凡是士子个人也许会关怀底层百姓,但只要涉及自身的利益,那就没有任何人再把底层的百姓当一回事了。
从大隋到大唐,谁又在乎底层百姓如何!
“最底层的农民供养着我们所有人。
他们有着最重的税收,有着最重的徭役,但最终却很可能就算是连过冬的粮食都没有。
甚至他们他们哪怕走到困境,却是连一个发声的渠道都没有。
最终这困境变成了绝境,也就是他们要爆发的时候了!”
李泰说道了这里,深吸了一口气,
“所以,我们的农业学府出来的人员,必须要成为为农民发声的人。
最底层的百姓没有办法供养一个站在农民立场的读书人,那么我来供养;
最底层的百姓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声音传给朝廷,那我来搭建这个渠道;
最底层的百姓没有办法保证自己应该获得的利益,那我来想办法维护他们的利益!”
李泰看着颜勤礼以诚心问诚心道:“所以我们出来的农业学子必须要粗通这六科。
甚至以后可能会要求他们去学习更多东西,因为只有他们能为底层的农民发声。”
此刻听到颜勤礼的话,在场众人不由沉默,他们赞叹李泰的理想,也震撼李泰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