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顶点小说 > 逆鳞台 > 第三十八节:朝堂论事

第三十八节:朝堂论事

皇帝已然是毫无耐心,喝道:“还不动手,难不成让朕亲自动手不成。”

老太监赶忙吩咐皇卫军将几人赶出皇宫,但是使者临走之前,还不忘大喊道:“归还皇子,前事就此作罢。”可惜很快,便被拉了出去。

百官气愤不已,皇帝更是动了真怒。而大门外的郎天行,却深皱眉头,看着被拉走的几人,如今确实是为自己而来。而那所谓的派兵抓人,多半也就是个幌子。

太子当先说道:“父皇息怒,这样一来,必然要在边境增派大军。金国如今嚣张至极,难保不会突然发难。到时在调动大军,恐为时已晚。”

皇帝怒道:“难道朕不知道这个道理吗?兵部尚书何在。”

兵部尚书赶忙出列,躬身行礼。

皇帝道:“立刻挑选良将,于北方边境,增兵百万,叫宇王放下手中的事由,立即回朝复命。”

太子道:“父皇,如今青雀百废待兴,宇王多半也脱不开身。这领兵之才,国中大有人在。儿臣认为,小小金国,无需宇王亲自戍边,不如另择良将,以显我国人才济济之能啊。”

皇帝舒缓心境,说道:“那你有什么推举的人选吗?”

太子道:“父皇近日过于操劳,您怎么忘了。后日便是皇妹的婚典,而准驸马郎天行,乃是名将之后,武功谋略都是上上之选。不如大婚之后,派其前往,也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啊。”

郎天行心中暗骂,这分明就是在做戏。聂齐宇之前就说过此事,如今太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出,分明就是与皇帝商量好,以此等方式逼迫他不得不前去戍边。而这之后,他再用任何借口,也挡不住百官的呼应。

皇帝还未开口,位列百官之中的一些人,已经开始复议。很多人都赞同太子的想法,并且还说是为了让郎天行在朝中立些威信,才配得上公主的尊贵之躯等等说辞。

郎天行自然是挨个暗骂一遍,但是突兀的,却听到了一个反对之声。

新任刑部尚书卢一仁走出,对附和的大臣们大声喝道:“荒谬。如今此等形式,已然不是守护边境这般简单,难道你们看不出来,如今的边境之地,乃是关乎鸾国存亡的重中之重。陛下,微臣

(本章未完,请翻页)

愚见,不宜让准驸马前往,一来,准驸马并没有带过兵,还需多加历练,方能担任重职。二来,新婚燕尔,便被外派。我泱泱大国,难道已匮乏至此,这让百姓如何心安。外乱未平,内乱再起,岂不是火上浇油。请陛下三思。”

皇帝眉头皱起,但与此同时,百官纷纷议论,显然那些没有附和太子意向的官员,很是同意卢一仁的说法。

太子冷眼看着卢一仁,但卢一仁仿佛没有注意他的眼神,依旧站的笔直,眼神坚定。太子道:“既然如此,不妨听听准驸马的意见。”

皇帝点头道:“正好他就在殿外,传他进来吧。”

说着,太监大声传召,郎天行快步而入,跪拜行礼。

皇帝道:“起来吧,你在殿外应该已经听到了吧。百官如今意见有些分歧,你有何意向,但说无妨。”随即又赶忙补充道:“想好了再说。”

话中的含义不言而喻,自然是希望他自己主动请缨,那样就算卢一仁反对,皇帝也可以顺理成章的加派几人协助。可如果郎天行自己不同意,或者直接表明没有那般能力,皇帝必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在郎天行想来,这卢一仁的出现,彻底的打乱了皇帝和太子的打算。原本他以为只是皇帝以他暗中的身份,去掣肘金国,可没想到太子也牵涉其中。而如果没有金国使团,皇帝只需要大婚之后,私下派他去戍边便是。而使团的到来,让皇帝找到了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但却被卢一仁这个变数,打乱了计划。

先不管是敌是友,既然有人敢顶撞皇帝,帮助郎天行免去戍边的事由,郎天行怎么会放弃这个机会,当下回答道:“下官即为郎帅之子,如今父亲身故,自然要替父报国。”郎帅二字特意加重了几分,而此话一出,尽管表面很和皇帝心意,但是包括太子在内,却已然明白郎天行的选择了。

郎天行继续道:“下官以为,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刀兵相见才是上策。刚刚听到使者说在鸾国,还有他们当初送来的质子,下官斗胆,如果放其回去,可以免去战乱,免除百姓之苦,岂不是更能体现陛下为国为民的胸怀。”话语中大义凛然,却完全没提戍边之事。

此话一出,更是让皇帝愕然,本以为郎天行只会推辞,却没想到他竟然将话头转向了另一方。而百官,也像是重新想起了这件事,开始不断的议论起来。

卢一仁甚至直接开口道:“准驸马说的极是,臣也认为,这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良策。边境增兵是必然,但那也只是为了避免金国得寸进尺。可归还质子,那时就算他们有再多的借口,也占不到公理。到时哪怕我国主动出兵讨伐,也是民心所向,更能事半功倍。”

皇帝本来已经压下的火气,此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愤恨的说道:“质子早就死了,朕又拿什么归还。就算朕不还,一个小小的金国,又有何可惧。尔等难道是太平日子过得太久了,已经没有了泱泱大国的血性?那么一个小小的使者都敢公然蔑视鸾国,尔等竟然还要妥协?”

卢一仁道:“陛下息怒,臣等并不是妥协。反而是为了陛下在百姓心中的声威。陛下,您细想,不管是抓人还是要人,都不过是金国的借口。而就算他们声势再大,国力上,依然不如我鸾国。他们是在造势,而我们虽然表面上顺了他们的意,但实际却是封出了他们的口舌。即不会有损我国声威,同时在金国无理强战的情况下,我国更可以得到民心。”

此话一出,原本犹疑不定的官员,也开始纷纷附和起来,其实更多的,还是不想打仗,至于那样对他们有什么坏处,便是不得而知了。

越来越多的官员选择了郎天行交还质子的办法。皇帝一时虽然已经恨到了极点,但是却无计可施。太子此时也没有好的办法左右这朝堂中众人的想法,也是眉头紧皱。

(本章完)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