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的书籍泥沙俱下,质量参差不齐,都是民间诗书、话本、奇闻逸事,五千年,其丰富程度竟足以达到‘史馆’、‘经馆’之和。也因此,成了三馆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卯望向那边场地,不禁疑惑。
“按理说,法器作为国家间的官方赠礼,总在寺庙或皇家流动,民间怎会知晓它的具体行踪?”
“群众的力量总是强大的。官再大,地位再高,终究不过人间一平民,不妨有说说笑笑、将信息带出去的。野史发源民间,后考古学家考证,却多与正史重叠,也是勘查历史的一手资料,并非完全空穴来风,这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也许,那‘文馆’会有相关的消息。只是——”
子停下,看看那宽广的面积,不由得微皱眉头。
“如此大范围,要耗费多时才能找到一星半点?”
“何管它多难多巨!不吃不喝,搜索它个底朝天,破釜沉舟的心思在这,就不怕找不到!”
寅起身,抚平衣身的褶痕,顿时干劲儿十足,眼里一团星火。
“就和之前的一般。子夫人从后开始寻找,我在前,卯活佛在中,直到三人相聚,彼时才结束!”
不愿浪费时间,下一秒,三人都已站起,朝那边方向走去。
待近后,却发现事情并非想象的简单:这堆书不如其他二穴,以时间顺序归纳,却是按照内容摆放,天文、地理、戏剧、诗歌、小说……类型繁杂,多达上百余种,甚有些无名无姓、无法划定类别的杂集。
时间、地点、人物,皆无从下手。
深吸一口气,撸起袖子加油干。
日落星起,夜毕光明,辗转几天几夜,所查的书籍不过刚到三分之一。
昏暗的煤油灯下,眼睛重影不断、酸痛干涩,久未活动的身子固成了泥雕,稍一撑腰扭头,便咔咔作响。
馆内封闭,除几位进出取书的小厮,唯有足不出户的管理人员与德高望重的长老,吃穿住行皆在此,地下开辟数十小型窑洞,专供住宿,每日吃食则有武僧供给。
饿了,寻长老讨要些饭菜;渴了,一边的凹渠流有清澈的地下水。
找的人辛苦,红山宫外等候的人,也煎熬。
“《异宝集》。”寅将一本磨损发黄的书举过头顶,背靠附近的泥墙,紧贴灯罩,一字一句细细辨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