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资源和土地丰富,是一块风水宝地。否则,日本军队入侵我国后不会在东北投入这么多兵力。在整个侵华战争中,日本军队在东北待的时间最长,精力最充沛。他们甚至从日本移民到东北,好像东北是他们入侵中国的大本营。为了防止苏联突然从背后偷袭,日本军队在大兴安岭修建了许多堡垒,并派人严密守卫,如虎头要塞、东宁要塞等等。
有一处位于中蒙交界的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发现了大量侵华日军的军事工事遗址。
据当地史志记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第三方面军第107师团5万余人进驻阿尔山地区,除大肆掠夺木材资源外,还修建了大量的军事、生活和交通设施。抗日战争期间,阿尔山地区曾发生过多次战斗,留下了许多战争遗址。这些军事工事及相关的设施,现已成为日军侵华的铁证。
在阿尔山地区,最大的日军军事工事当数花炮台日军军事要塞。这个要塞因山顶有5处炮台呈梅花型排列而得名。这片要塞主要在中蒙边境各主要山岭的制高点上,跨度为40多公里,建有地下兵营、碉堡、野战工事、部队营房、劳工营房、铁匠铺、浴池、水井等,在与蒙古邻近的边境上,设置了12个监视哨。
可以看到,穿山而建的地下兵营比两个100米跑道还长,内有大小房间25个,为混凝土结构,里面有指挥室、办公室、值班室和洗手间等,每个房间都有通气孔和射击孔。外观上看,山形地貌保持原态,建于山体内的兵营非常隐蔽,门前设置了一条防坦克壕和两座暗堡,暗堡各有4个射击孔,用以防御要塞遭遇袭击。在要塞南部的地面上,还设有车库和发电房。
侵华日军在阿尔山地区修建的另一处重要军事工事是南兴安隧道堡垒。南兴安隧道位于白阿线兴温段,全长3218.5米,是内蒙古最长的铁路隧道。1935年6月,隧道从东西两侧用手工挖掘,由于隧道中的岩石多为花岗石,非常坚硬,施工难度大,后改用机械挖掘,1937年6月隧道完工。
隧道竣工后,日军在隧道两侧的出口各修建了一个用来守护隧道的堡垒。记者看到,这个堡垒共有5层,里面有执勤室、发电室、弹药库、宿舍、卫生间、仓库、浴池等,堡垒四面还设有100多个射击孔。在隧道出口周围的山上和公路旁,还建有10多个碉堡,山上山下火力交叉配置,形成了一个完备的防护体系。
从南兴安隧道乘车向五岔沟方向行驶半小时左右,便见到路边几个庞大的馒头状水泥包。这些水泥包是日军当年修建的机库。1935年,日军先后在五岔沟建了两处野战机场。
另外,在阿尔山市区内还有日军修建的大和旅社、火车站、火车转盘等遗址。如今,这些遗迹已被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其中侵华日军阿尔山要塞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侵华日军阿尔山要塞遗址始建于1935–1945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
由花炮台阵地、五叉沟机场、南兴安隧道、碉堡、大和旅社、阿尔山车站等组成。
花炮台阵地:位于阿尔善河上游河谷,由日军指挥部、营房、碉堡、暗堡、观察所、车库、发电室、军犬舍、水井、铁器加工铺、劳工棚、防坦克壕等组成。其中以日军指挥部保存较好,为隧道式,呈东南西北走向,170延长米,内设房间12处。
五叉沟机场:位于阿尔山市五叉沟镇,修建在洮儿河冲积平原上。由飞机跑道、飞机库、弹药库、地面掩体组成,为半圆形混凝土结构。其中,飞机跑道2条,飞机库、弹药库18个,1个飞机库对1个弹药库分成9组,呈s形分布,地面掩体1个,五岔沟要塞是日本关东军西、南部的主要阵地,可驻步兵9个大队,炮兵4个大队。同时在各山岭主峰上建有大量碉堡、仓库、掩蔽部、指挥所、野战工事、交通壕、兵营等军事设施,并在五岔沟建有飞机场。
南兴安隧道、碉堡:位于阿尔山市白狼镇南兴安,由隧道、碉堡组成。隧道1条,贯穿南兴安山,长3218.5米,隧道内避车洞、排水沟、渗水井、信号等设施完备;碉堡2个,分别位于南兴安隧道东西入口处,碉堡为混凝土结构,共6层,地下2层,地上4层,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大和旅社旧址位于阿尔山温泉疗养院内,距阿尔山火车站约200米,紧临34号温泉,背靠青山。为石头砌筑的三层欧式楼房。1934年建成,由日本人经营,称大和旅社,为当时阿尔山最大建筑,将34号泉水用管道引入旅社的5个砌池内,是当时一高级旅社。
地下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