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又出现了琵琶。
哒哒哒……
忽然经常在戏曲中听到的那种敲击梆子的声音响起。
仿若一场大戏拉开了序幕。
仅仅只是这前奏,就让舒彦惊掉了下巴。
二胡、钢琴、琵琶、戏曲……
他看了一下前奏的时长。
短短22秒的时间里就出现了四种元素。
这种杂糅……
也不能说是杂糅。
应该用融合来说比较贴切。
钢琴的现代性,二胡琵琶的传统性……他们之间显得矛盾不搭。
但又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好像少了哪一样,这前奏就不完整了。
没错!
它们融合在一起,竟然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整体感。
太诡异了!
陈晓薇也发现了异样,和舒彦古怪对视了一眼。
但谁也没有说话。
因为这时候歌声响起了。
从声音来听,应该是舒婉帮忙录制的小样。
“正月十八,黄道吉日,高粱抬”
“抬上红装,一尺一恨,匆匆裁”
“裁去良人,奈何不归,故作颜开”
舒彦跟着妈妈学过戏曲。
对各大剧种都有一定了解。
舒婉走上歌手道路,可以说也是受到妈妈很大影响。
因为小时候他们觉得有趣,经常和妈妈学着唱两句。
这一段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杭剧。
偏吴侬软语。
不过现在正面临失传的尴尬局面。
刚才听到哒哒哒的敲梆子声他就有种预感,接下来很可能是戏腔唱法。
果然不出所料。
他此刻沉浸在分析唱腔中。
暂时没有注意到歌词。
但很快唱腔一变。
从戏腔变成了流行唱法。
“响板红檀,说得轻快,着实难猜。”
戏腔转流行唱法。
猝不及防!
但好像又给人以自然丝滑的感觉,不是特别突兀。
又是杂糅。
传统戏腔和现代流行唱腔搭配。
竟然碰撞出一种尖锐的共鸣。
还有一点点生硬的矛盾。
惊讶之中。
忽然唱法再次改变。
“卯时那三里之外翻起来
平仄
马蹄声渐起斩落愁字开
说迟那时快
推门雾自开
野猫都跟了几条街
上树脖子歪
张望瞧她在等
这村里也怪
把门全一关
又是王二狗的鞋
落在家门外
独留她还记着
切肤之爱属是非之外
这不
下马方才
那官人笑起来……”
这一段语速极快。
唱?
好像不是。
更像说唱,有点饶舌的说唱。
那响起的檀板声,让舒彦不由自主想到了古代说书人。
这一段!
真像一个说书人在讲故事!
这才过去了一分十二秒。
但在这一分十二秒里,编曲中出现了五种以上的乐器,唱腔也多达三种!
这是舒彦从未见过的。
而且这歌词……
好诡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