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齐桓公最开始并不想让管仲为国相,还是想让鲍叔牙担任这个职位。
不过鲍叔牙认为管仲比自己更适合这个职位,于是再次大力推荐观众。
【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齐国,有高傒和我就够了。如想建树王霸天下的不世功业,那非用管仲不可!】
鲍叔牙认为他与管仲相比,有五点是不如管仲的。
首先是宽厚仁慈,能安抚百姓,鲍叔牙不如管仲。
治理国家,能抓住根本,他不如管仲。
忠信可结于诸侯,他不如管仲。
能给国家制定规范和礼仪,他不如管仲。
最后,能站在军门前指挥练武,使将士勇气倍增,他更不如管仲。
管仲有了这五个强项,所以要是他当宰相的话,一定可以使齐国很快强盛起来。
齐桓公这个时候还是不怎么放心,想要试探一下管仲的学问。
鲍叔牙否定了这个想法,用一句话说服了齐桓公。
【非常的人,必须以非常的礼节相待才行,天下的人知道主公尊贤礼士,不计私怨,会有更多的人来齐国效忠尽智!】
齐桓公这才同意,即命人择定吉日良辰,用【郊迎】的大礼,亲自迎接管仲并同车进城。
之后整个齐国便在管仲的治理下高速发展。
思及如今的局面,鲍叔牙还想起了一件事。
当年郑国与齐国结盟,回国后,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曾在一起饮酒。
饮到高兴时,齐桓公问鲍叔牙为什么不给他祝酒。
那个时候鲍叔牙希望大家都能不忘初心。
借着这个机会,他针对另外三个人说了一番话。
【希望齐桓公别忘记流亡在莒国的时候,希望管仲别忘记被绑在鲁国的时候,希望宁戚别忘记车下喂牛的时候。】
齐桓公当时的回答让他十分欣慰,【我和两位大夫能够不忘记您的忠告,国家就一定没有危险了。】
可是现在看来,齐桓公可能还是变了。
鲍叔牙也知道,自己是过于刚正了。
前几个月,管仲病了,齐桓公去慰问,询问谁接管仲的班。
齐桓公认为鲍叔牙可以担当这个职位。
而管仲则认为不行。
管仲认为鲍叔牙为人廉洁,做清官可以,做宰相不行。
能力比他低的,他不放在眼里,谁犯错误,他知道了,终身不忘。
他掌管国务,不当和事佬,上不讨好君心,下不迎合民意。
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得罪齐桓公。
鲍叔牙十分认同管仲的说法。
听后笑着说管仲说得正确,管仲这样是为国不对朋友有私心。
后来管仲逝世,齐桓公听从他的遗言,让公孙隰朋称相。
很快,公孙隰朋逝世,齐桓公坚持让鲍叔牙称相,鲍叔牙说称相可以,但是必须辞去易牙、开方、竖刁三人。
齐桓公照做了,但一段时间过后,齐桓公想念易牙、开方、竖刁三人,又把他们征召回来。
这就让鲍叔牙很难以接受。
现在他的身体也不行了,他很担心自己去世之后齐国的发展。
他现在都不敢想象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生怕自己的想法成真。
不过现在他也毫无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鲍叔牙叹息一声,起身向着屋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