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系统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从而使部落的残余影响被彻底革除,行政区域的组织结构更加精细化,并且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用人方面他提倡【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要求在任命一切官员时,都必须根据其实际的政绩,特别是要有取信于民的真实政绩,而不是虚假的、表面的政绩。”
“此外,他还总结出一套对于各级官员实行奖惩的具体办法。”
“国中【慈孝】、【聪慧】、【拳勇】出众者,由乡长推荐试用,称职的委任为吏,任用称职的又可以晋升,直至升为上卿助理。”
“他的用人措施选贤任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卿世禄制,扩大了人才来源,这一制度成为日后科举制度的雏形。”
“管仲注重经济和农业,反对空谈主义,开创职业技能教育。”
“他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认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齐桓公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
“首先是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
“然后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
“管仲改革的实质是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而这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齐国由此国力大振。”
“而在对外方面,管仲最早提出【华夷之辨】与【尊王攘夷】的民族主义思想。”
“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
“齐桓公二十三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国救燕。”
“齐桓公二十五年,山戎攻打刑国,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齐桓公再次发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国。”
“齐桓公三十年,管仲让齐桓公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使得楚国承认自己的错误。”
“之后管仲献计让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
“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
“随后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
“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齐桓公也通过这些事情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管仲的一系列外交措施使齐桓公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华夏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至圣先师孔子感叹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还说过【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管仲经济政策是【遂滋民,与无财】,他的办法乃是【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目的是【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管仲熟练的运用轻重之术对外策划了衡山之谋、阴里之谋和菁茅之谋,堪称古代货币战争的经典案例。”
“管仲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也就是【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目的是让【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
“这种【准平】制,不但是一种平衡粮价的政策,并且,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
“同时这种经济政策,也是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
“在他担任宰相的日子里,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而他在死后被后人尊称为【管子】。”
“开创先例,相杰第一!”
“【法家先驱】【圣人之师】【炎夏文明保护者】【炎夏第一相】!”
“十大名相第一位!”
“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