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早有造纸技术,而且很先进,但纸张对百姓来说还是很贵,跟本买不起。
所以赵括只能自己建厂,反正造纸简单,虽是粗纸,但也够用,而且南阳木材资源充足,完全不用担心原料问题。
印刷厂不只可以印书,赵括还令宣传部开始发行报纸,每三天发行一次,报道南阳县发生的事和政令。
还派人到各村讲解和读报,从刚开始的每次发行一千份到现在每次发行三千份。报纸第一页正面每次都是赵括画像,虽是黑白的,但栩栩如生,每次发行的第一篇都是报道赵括的,把南阳县发展全归功于他,使他的形象慢慢深入人心,毕竟这两年来百姓有目共睹。
为了人口,赵括还令有亲朋好友在广安郡或广海郡的写信,把南阳县描写成天堂,让他们迁过来,可谓是千方百计,不择手段的想办法拥有更多的人口。
为此,赵括还派四个营在与广安郡和广海郡交界的地方保护迁过来的百姓,赵括还亲自写信给广安郡和广海郡守,让他们不得阻拦。
气得两郡郡守乱摔东西,在上报巡抚没用后,直接上书朝庭。
可是没有用,朝庭直接驳回,还批注:都是赵国百姓,有自由之身,迁居何处是自由。
边界是忙碌的,也有不土匪听说南阳富饶,想要过来打家劫舍,结果可想而知,又为苦力营增人。
更有不少土匪直接下山,不想当土匪,来到南阳县当农民。当初谁还不是为了一口饭吃当了土匪,现在南阳县大发展,只要努力,不怕饿肚子,谁还当土匪,把命挂在库腰带上,随时可能丢了性命。
这样的土匪还真不少,但只要真心改过,不是好吃懒做,赵括是来者不拒,也变向地帮了广安郡和广海郡,让他们的治安好了不少。
大旱严重,但南阳县发展没有落下,由于做了准备,对南阳县的影响不大。但英州就不一样,这旱灾的重灾区变成了英州,更让英州百姓叫苦不迭,迁往南阳县的百姓更多。
只是一个旱季,让南阳县人口足足涨了三分之一,这可是十来万人口,让南阳县人口突破四十万大关。
人口猛增,对南阳县压力非常大,不管是粮食,还是各种物资,都紧张。还好六月的粮食收成不错,粮食供应勉强能支持到下季收成。
现在已是十月,新开垦的水田早已种上水稻,但雨季还没到来,再晚来可能要出现水灾了。
原先规划的水库已经全部建成,可是现在由于迁来的人口太多,分散安置不下,不得已又建了三个镇子。三个镇子现在只是简易聚集地,非常简陋,要等明年旱季继续建设。又在镇子周边开垦了大量水田,要等雨季来临才能播种,不像其它地方,又快到了收成季节。
南阳县水稻成熟周期是三个月,由于不是春夏秋冬,只分雨季旱季,有别于赵国其他地方。正常是三月底播种,四月份插秧,六月份收成,七月底播种,八月份插秧,十月份收成,十一月底播种,十二月份插秧,二月份收成,收成和播种要渐隔一个月左右。
付出的劳动和收获是成正比的,南阳县的百姓看着一片片金色的田野,眼色都充满希望,不再像前几年看到雨季来临,都死气沉沉,也不知道,每年雨季,有多少百姓冒雨狩猎,再也没有回来,留下孤儿寡母的,日子更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