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等人自是不如。”
“如今大王在信任忠良,厚待故旧方面,与秦孝公和楚悼王相比如何?”
范睢沉吟片刻,答道:“这个尚未可知啊!”
“那么您自己思量一番,您为秦国立下的功劳,贡献的谋略,能与商君,吴起,文种相比吗?”
“我自是不如。”
“如今大王对您的信任,比不上秦孝公对商君,楚悼王之于吴起,越王勾践之于文种;而您的功绩,却又不如这三位。可是您的爵禄可是太过于贵盛了,家中积聚的财富远超这三位。这样的情形,难道不该想想如何激流勇退,以求自保?商君,吴起,文种尚且不能免祸,何况是您呢?
翠鸟,犀象本不该被猎杀的,之所以会身死,还不是因为被诱饵迷惑的缘故。苏秦与智伯的才干难道不能自保吗?之所以身死,还不是一个‘贪’字惹的祸?您不过一介草莽匹夫,能得秦王知遇之恩,位登国相,富贵已极,如今旧仇已报,恩义已酬。若还是贪恋权位,只知进不知退,恐怕苏秦与智伯之祸,就在眼前了。
正所谓‘日中必移,月满必亏’,您何不此时缴归相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印,推荐贤才以自代?这样被您推荐上的人自会感恩于您,您名为辞荣,实则卸担。此后可逍遥于山水之间,而子孙可世代袭爵应侯,岂不是好?”
范睢听得频频点头,不胜感激:“先生果然是雄辩有智,范睢敢不受教?”
他连连请蔡泽上座,待以贵客之礼,再三请他留在家中,日日设酒食款待。
次日上朝,范睢向秦昭襄王推荐道:“近日有位新从山东来的宾客名叫蔡泽,此人有王霸之才,通时机变,足堪秦国大政。臣这一辈子见过的人虽多,却没有一个能与蔡泽相提并论的,便是臣自己也是万不能及的。所以臣不敢耽误,谨向大王推荐此人。”
秦王于便殿召见蔡泽,问他兼并六国的方略。蔡泽胸有成竹,条分缕析,十分称秦王的心意,当日便拜为客卿。范睢自此称病不出,交还相印,昭襄王自是不准的。奈何范睢心意已决,秦王只得拜蔡泽为相国,以取代范睢,封为刚成君。范睢返归自己的封邑应,老死在那里,算是得了个善终。
《道德经》有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还自遗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在蔡泽的点拨下,范睢能舍弃眼前的富贵尊荣,保得身后的安稳,求得一个善始善终,也不失为智者。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此通透的,富贵如手中沙,你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等到日暮途穷之时,才陡然惊觉,身后已无退路,可就为时已晚了。这话,商鞅不明白,李斯也不明白,枉为智士,叹奈何哉!
蔡泽代为秦相之时,已是秦昭襄王即位的第五十六个年头了。当年,鼎鼎大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的平原君赵胜病逝了,赵孝成王请廉颇代为赵国丞相,封为信平君。
这么大的事,列国当然都得遣使来吊丧不是吗?作为赵国近邻的燕国自然也是要派人来的。可惜,这位燕使不仅没能加强燕赵两国的关系,反而挑起一场争端。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