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阳侯赵师洋被刺身亡的消息传进宫中,皇帝的第一个反应竟然是奇怪!怎么事先全无征兆,不是说钱商余孽们的目标是陈实先吗?而且居然在大宋帝国军队的中枢,竟能让凶手得逞,这就有点在打皇帝的脸了。
等到再三确认情况属实后,皇帝便陷入到了无尽的悲伤中,多年的搭档昨日还把酒言欢,今天竟天人永隔又怎能不让人伤心。暴怒之下的皇帝,当即下令无需刑部审问量刑凶手直接处死,无论如何不能让老战友死的不明不白,可得到的回复却是凶手苗风茂,当场得手后大笑三声便跳楼自尽了。
闻听此言气得皇帝连声大骂卧槽,但却也无可奈何,毕竟现在的大宋早就没了鞭尸这么野蛮的刑罚,皇帝也不会为了替赵师洋报仇就轻易自损“羽毛”。思来想去也只好在恤典上多做文章了。给赵师洋定制的“套餐”是晋封为国公、谥“壮烈”、配飨太庙,并在头七时派皇长子赵厚文前往祭奠,这一条主要是考虑到老大的文采好,到时定能做出一篇脍炙人口的祭文来,顺便也替他老爹刷刷声望值啥的。
安排好这些,皇帝又是好一阵的长吁短叹,正暗自神伤之际,贴身侍从前来禀报,说黔国公有要事求见,皇帝摆摆手无力的说了一声“传”。
不一会陈实先便满面春风的走了进来。他自从在天津有惊无险的渡过一劫后,就时长在脑中冒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想法,为此还特意跑了一趟白云观算了一卦,道士所言也还印证了他的想法,这就让他仿佛遇到了事业的“第二春”,但美好的愿景不是等来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争取,但问题是怎样争取呢?正思考间赵师洋的噩耗传来,这厮闻听后不说是悲痛欲绝吧,那也是喜的手舞足蹈。
他倒不是眼馋赵师洋的“遗缺”,而是从中看到了勋戚们彻底翻身的机会。大宋多年的惯例除了亲贵掌兵外,基本上朝政是不参与的,仅有的也只是发言权而已,至于采不采纳那就要看文官们的心情了。可惜的是只要勋戚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言,这群文官们的心情立时就开始“不好”起来,多年下来也就慢慢成了你说你的,至于说了些什么,一众文官均表示:母鸡呀...。
其实早在百十年前,勋戚们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抱着“既然打不过你,那就加入你”的心态,希望将自己的子弟送入文官集团,但奈何人家一眼就识破了这个招数,立即推出了一项规定,即:为了保证本队伍之纯洁性,在朝为官的勋戚,凡官居四品以上者,必须自动放弃自己的勋戚身份。
这个规定一出算是捏住了勋戚们的命门,尽管他们也可以选择旁支远亲的子弟入仕,可一旦人家真的官居一品位极人臣,那就算是在大家族里熬出头了,稍一盘算就能看出站队哪一方才更靠谱,难道还会留在家里受家主的摆布?
没办法众勋戚只好跑到皇帝面前哭闹。可面对皇帝的责问,文官们将脖子一梗,一律“铁骨铮铮”的模样答曰:“试问官家,汉亡殷鉴不可不查,难道外戚不该加以裁抑吗?”。所以论到政治智慧,国朝文官当列第一!
可再厉害的猎手也防不住狡猾的狐狸,此刻陈实先这只老狐狸,就露出了迷之微笑,赵师洋被刺这么好的题目,不拿来做一篇“文章”就太可惜了。于是他急急的赶到了皇宫,准备向皇帝献上自己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