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军战力如此强悍?暹罗军队不是也很强吗?”,胡得榜颇为疑惑的问道。
“缅军能打只是一个方面,如果单纯的攻城拔寨可能不会如此之快,关键是缅军中还有千余人的....佛郎机佣兵!”,杨继盛语气很是沉重。
“葡萄牙人?”陆正冕不由得提高了嗓门。
“嗯,这些佣兵倒是自称是葡什么牙的,他们不仅配备了火绳枪,还有火炮,所以素可泰据守了一天,城墙便被轰塌了”,杨继盛也跟着说道。
“最关键的,不知为何这些葡萄牙人对宋人极端的仇视,时常鼓动缅军大肆侵扰宋人,莽应龙虽然也有过约束,但缅军抢红了眼,这些蛮夷又哪里能管的住,后来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任其手下胡作非为了”,杨继盛十分无奈的继续道。
“现在情况如何”,胡得榜将文件交还给他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目前我也在一直收拢散落在外的宋人,对了,你们来时送走的那一批,就是前一段躲到基地的。基本上大部分都已经走了...”,正说话间,就见那名在河边迎接的随员急急的闯了进来,开口就是:“大人,前往甘征碧的人回来了,老师和孩子们也都接回来了,只是...走的匆忙什么都没带”。
杨继盛不等他说完便起身向外走去,胡得榜等人见状也急忙跟着离开了办公室。宣抚使馆的大院里,乱七八糟的站了不下五、六十号人,除了四名大人外竟然全部都是儿童,年纪在八岁到十二、三岁不等。
其中一名二十五、六的女子明显是这群人的首领,见到此人杨继盛和陆正冕不约而同的开口喊道“文老师”、“学姐”!那女子闻言抬头,看到杨继盛身后的军官,先是一愣然后笑着说道:“小陆,你怎么会在这里啊?”。
这名女子名叫文婉,乃是水木清华大学堂山长文载道的孙女,也是大学堂的学生,比陆正冕高了三届。陆正冕申请转入军校时她已经毕业,所以并不知道这位学弟“投笔从戎”了。他们文家一向以传道授业为己任,所以文婉一毕业便离开了京城,自愿参加到支边教育的行列中,只是这下“支”的有点远,当时听说宋人在暹罗办了一所学校,可只有一名老教师和校工,师资十分的单薄,当即想都没想就直接报了名,远赴异国他乡了。
“文老师,这些学生....好些不似我宋人啊”,杨继盛没有理会他们“他乡遇故知”,看着院中的学童疑惑的问道。
“好叫杨大人知晓,学校里的宋人子弟也就三十余人,剩下的都是当地土著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希望大宋能够庇护的,还有几个....是文老师路上收容的暹罗孤儿”,派去接人的随员越说声音越小,一副办事不利的样子。这名随员名叫杨安,与前去迎接胡得榜等人的那位是亲兄弟,哥哥叫杨保,都是杨继盛家乡的同宗。
杨继盛听了杨安的汇报微微皱了下眉,随即说道:“走了这么远一定累了吧,杨保,你先安排大家歇下来吧”,说着转头吩咐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