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
公府复试,各州郡国察举的孝廉悉数到齐。
钱堃是地方郡国察举的孝廉,所以考时政笺奏。
今年对策题为:鲜卑常寇幽、并二州,以何策之?
钱堃一看到试题,不由慌神,暗思:自己长在南方,不知鲜卑,更不知其如何危害,再加上失忆,如何作答?虽然昨天司徒袁隗已经关照过,只需走走过程,无需答题。但既然来了,还是试着作答一下。
沉思中,钱堃突感一阵眩晕,随即一片漆黑。等他缓缓转醒,却发现手中握着毛笔,案上的竹简也已经写满了字。钱堃摇晃着脑袋,心想:完了,又失忆,还是先看自己写了些什么吧。
当钱堃拿起竹简一看,一下子懵了,自己从未去过北边,是怎么知道鲜卑人的习性的?莫不是梦里去过?钱堃又晃了晃脑袋,继续看了下去,只见书简写道:“鲜卑隔在北漠,实于匈奴无异。他们天性贪婪,毫无信义。过去施以仁德,他们以为大汉示弱,频频寇境,毫无畏惧。后来,大汉又予以恩惠,他们转背即忘,转身又入境肆掠。庶民以为,当效骠骑将军霍去病、车骑将军窦宪,长驱鲜卑居巢,永灭其祸,以扬大汉威名,震慑四夷!”
复试完毕,审查策卷的三公看完钱堃的对策,个个热血沸腾起来,这才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好好,这个钱堃将来必是个人物!”司空唐珍称赞道。
但久经官场的司徒袁隗,旋即冷静下来,与其他二公低声商榷道:“钱堃此策足可点为前三,不过现在阉宦当权,而策中有赞扬窦氏之嫌,如果我们提此策为前列,钱堃必为阉党所害,我们必然也会被其牵连,不如换了对策,也算给钱堃一个交代。”
太尉陈耽、司空唐珍点头赞同道:“理应如此。”
三日后,钱堃和应劭相约一起去公府外,看发榜。
钱堃一通好找,终于在榜尾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一颗不安的心也算是放下了。
应劭则比钱堃稍前面一点。
最过分的是曹操,他只是在考场睡了一觉,居然成了榜首。
于是,曹操又在家中大宴三日,让钱堃又一次醉生梦死。
十月初九。
上榜的孝廉必须到光禄勋报到,并接受一个月的强度训练,毕竟郎官的职责是执戟宿卫皇宫,所以皇城中众多的规矩礼节必须要学习。
通过一个月的训练,淘汰了些许其貌不扬和体弱多病者。剩下的,个个身着金盔金甲,手执画戟,好不威风。
十一月十一,钱堃正式执戟宿卫宣德殿,与他同班站岗刚好是应劭,如此倒也不是特别的枯燥了。
一日,北主客曹急奏边关急报,却被中常侍赵忠赶出殿外。应劭与客曹尚书熟识,询问之下,方知是鲜卑寇入北地郡,劫掠千户,太守夏育请求援兵的奏报。
等客曹尚书走后,钱堃、应劭二人皆怒不可遏,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相互约定,他日若得机遇,必立霍、窦之功。
熹平四年。
二月,残雪渐融,枯树新芽。
钱堃因朱儁送礼有道,上官皆喜。擢升钱堃为灌谒者郎中,俸比三百石,工作是替皇帝传递奏章文书。
三月,春暖花开。
皇帝刘宏在兰台诏见群儒,命他们校正《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经,并派十名谒者协助,钱堃也在其中。
议郎蔡邕再次见到钱堃,没想到钱堃已是灌谒者,不由欣喜,并把他介绍给在场的诸儒:“此子乃会稽钱堃,也就是我多次提到过那首辞赋的作者。”
部分儒官见大儒蔡邕如此推崇这名青年,心中颇为不满。
博士张易讽刺道:“伯喈,那日你所念的无名赋,虽有韵味,但过于直白,并非正统辞赋,或许是乡下俗词,亦未可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