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刻字在本时代衙门里的普及程度,和后世的“为人民服务”差不多,据说坐在大堂里,一抬头就能看到那十六个字。
县衙的外面前半部分格局,大体就这样的。至于里面后半部分以及内衙,那可就深幽隐秘了,绝非外人能够随意窥测的,秦祥秦差役也不能带着侄子去。
暂且按下遭遇的不爽,秦德威调整了心态,很专业的询问道:“怎么今天没有见大堂开门?不是放告日和审案日么?”
按照制度,并不是每天都会升堂审案,所以才有了放告日和审案日的制度,具体频率看知县老爷们的勤快程度。
秦祥摇了摇头解释说:“本县县尊大老爷志行高洁,不耐俗务,理刑之事都分给了县丞二老爷处置,所以审案一般是在东跨院的县丞厅那边。”
秦德威撇了撇嘴,什么志行高洁,什么不耐俗务,都是为尊者讳吧?估计就是一个字,懒!
看看刚才那个董捕头的跋扈做派,如果不是上头的不作为,区区一个捕头何至于此!
秦祥秦差役能看得出,大侄子对刑名之事似乎很有兴趣,这是一个好现象。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大侄子对县衙事务有兴趣,还怕以后不来接自己的班吗?
当即就领着秦德威,穿过月门,朝着东跨院那边去了。只见得东跨院正中有间略小堂屋,那就是县丞厅。
今天恰好是个放告日,县丞二老爷坐在厅中,三三两两的人群站在厅外,等候着结果。
秦德威隔着院子望了望,发现这县丞非常年轻,不过二十多岁年纪。以这岁数,能当上七品京县县丞(南京也算是京城),必定是进士出身。
想到这里,秦德威不禁羡慕起来,甚至还有点嫉妒。
在大明朝二十多岁能中进士,跟二十一世纪二十多岁创业成功财富自由应该是差不多的感觉。
他娘的,怎么在哪儿都能碰到这种人!
所谓放告日,就是对告状进行初步审查,判一个准还是不准。被准了的状子,就收在县衙,等审案日正式审理;不准的状子,就直接驳回不予审理。
此时有个差役忽然过来喊秦祥:“王兵书找你呢!快些去见他!”
王兵书意思就是王姓的兵房书吏,兵房是县衙三班六房之一,一般管着壮班衙役。
听起来是有公事,秦祥不方便带上秦德威去后衙兵房,就嘱咐侄子说:“我去去就来,你自行在周围走动,不要惹事和乱闯。”
秦德威答应下来,就站在东跨院看年轻县丞审查状子。看了一会儿,就感到没什么意思了。
因为审查状书不同于正式审案,更像是一种文书工作。对外人而言,埋头签公文能有什么可看性?
正考虑换个地方参观时,突然有一道眼熟的窈窕身影出现在视野里。虽然面纱遮住了她的脸,但那一身白孝服还是点明了她的身份。
这应该就是那个小寡妇顾娘子?秦德威对此猜测有**分把握,毕竟不多久前才见过,脑子里还存着点儿印象的。
她这是来告状了吗?不只是秦德威,还有其他有心人也注意到了这个有钱的小寡妇。
当即就有个衙役飞步走出县衙大门,来到附近董捕头私设的班房,向董捕头禀报说:“刚才出现了个有趣人物!说不定能榨出些油水!”
董捕头闻言狞笑几声:“又是哪个不开眼的财主,敢进这衙门来?”
周围几个狗腿子一起奉承起哄:“必定是知道咱们董爷缺钱,所以送银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