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京明白,这是李卫东的态度,徐彦登负责管理李卫东资产,投资各类股票的基金。
尤其是一些不具备控制权的公司,为了赚钱的股票,基本上都在东方基金托管。
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蚍蜉资本为了摆脱一些不必要的风险,把公司的大部分股票都转给了东方基金。
现在东方基金管理的股票市值已经过200亿美金,不过这个数额以后将会很恐怖。
毕竟李卫东手里各类股票的数量很多,比如苹果亚马逊这类,目前还不怎么起眼的股票,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成长起来是必然。
还有因为躲避科技股泡沫,手中拥有的大量现金。
既然要投资,而且还是那种不能寻求控制权的投资,用东方基金的名义来认购最合适不过。
而且联通公司上市的地方不只是有香港还有纽约,东方基金管理公司的主战场也恰好在这两个地方。
无论是在港岛金融市场,还是纽约的各类投资机构,东方基金管理公司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是东方基金公司这些年成绩决定的行业地位。
虽然这是一家低调的基金公司,也从不公布自己的业绩,也从未见过其公开或非公开的募集资金。
但是在金融行业内就没有绝对的秘密,在某一个圈子里,很多人都知道,东方基金管理的规模很大,最关键的是收益率非常稳健的高,虽然在这次反弹中可能吃了一些亏,但是总体还是很高。
甚至很多有钱的投资者主动找上门,让东方基金帮着理财,但无一例外都被婉言谢绝了。
这就更增加了东方基金公司的神秘属性,其实他们不知道,东方基金公司虽然是法人组织,但实际上只是李卫东的私人股票账号。
即便这个私人账号的数量有些多,以公司的名义注册,但不改变这个根本的属性。
作为东方基金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徐彦登出席,最合适不过。
路演的时候,徐彦登配合一下宣传,然后提高一下认购额度,自然会影响很多的机构投资者跟风。
郑思京本人又是瑞博斯控股和新盛控股的首席投资官,管着公司的投资事宜。
让他出面也理所当然,而且郑思京在国内的关系比李卫东都广,尤其和这位杨总的关系,更比李卫东亲密。
当然更重要的是,论交际能力,李卫东虽然自诩有一定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和他们这些老江湖比起来,还是有差距。
而且到了他这个地位,自然有这个层次的游戏规则,有些话不能说的太直,反而由别人说效果会更好一些,更有回旋的余地。
“我马上通知徐总来上班!”郑思京想明白这些之后立马说道。
东方基金管理公司在港岛的办公地址也在这座刚刚更名为瑞博斯控股大厦的楼里。
只是徐彦登刚从美国回来,需要倒时差,今天上午就没有来公司。
但现在李卫东要求他出台,他就得来。
徐彦登是郑思京的学长,两人的关系一直不错,虽然后来都给李卫东打工,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情谊。
李卫东坐到办公桌前,看了看桌上的文件,今天的工作还有不少,就叹气地说道:“剩下的事情你们去安排吧!”
工作这个东西,只要想干,永远都干不完,有时候李卫东可以好几天不来上班,工作还是那些。
现在天天按时打卡,但每一天要签字的文件数量丝毫不少。
陈军和郑思京两人对视一眼,看李卫东没有什么吩咐了,两人走出李卫东的办公室。
出了李卫东的办公室之后,陈军就对郑思京说道:“多谢郑总的解围!”
“陈秘书客气了,自己同事,说什么谢不谢的!”郑思京不以为意的说道。
对于李卫东的秘书,如郑思京这样元老级的高管,并不需要太过客气,秘书始终是秘书。
哪怕是混得再好,也不可能比张东硕更有前途了。
而且他们这些人能够在公司干这么久,肯定早就和李卫东有一定的默契度,不可能是一个小秘书就能改变的!
陈军不这么想,反而心有余季的说道:“要不是今天您在场,我可险些犯了大错!”
这事也郁渊没有说明白,陈军哪里知道这位杨总还有这些渊源。
若是郑思京不在,或者李卫东真的没有想起这位杨总来,又真的让郁渊带着这位杨总来拜访李卫东,恐怕就得罪这位杨总。
“也不是什么大事,还有郁总把关呢,你也别太担心,不过业务上的能力还是要多加强一些!”郑思京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
这句话算是委婉的批评了,陈军脸色有些微微发红,不过心中倒是多了几分静气,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才能进步。
“多谢郑总提点,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还请郑总不吝赐教!”陈军谦虚的说道。
郑思京摇头说道:“见外了,你去给郁总回电话,我给老徐打个电话通个气!”
郑思京的电话很好使,没过多久,徐彦登就出现在李卫东办公室门口。
陈军进去通报之后,得到允许,徐彦登进入李卫东的办公室。
“董事长您好!”徐彦登进了办公室之后,恭敬的问候道。
“老徐来了,来来来,坐下说话!”李卫东客气的起身相迎,别招呼到办公桌对面的沙发上坐下。
沙发很长,为了以示亲近,李卫东和徐彦登做的很近,只有一米左右的距离。
“听说你今天早上到的?”李卫东关切的问道。
“是的,董事长,早上三点多下了飞机!”徐彦登恭敬的回答道。
“哎哟,辛苦了,让你过来打扰你休息了!”李卫东说道。
“没有,没有,本来是想倒时差的,刚躺床上,女儿就醒了,太调皮了,根本就不让你睡觉,精力旺盛的很!”徐彦登满脸笑意的说道,看样子就是个女儿奴,调皮都觉得很好。
“我记得四岁了吧,这个岁数的孩子,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