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是笔,笔一般都是用兔子毛或者是马尾的毛来做的毛笔,这样做出来的毛笔,沾上墨!”
她指了指砚台
又拿在手上
慢慢从茶杯倒了点水下去
一圈一圈地磨墨
这叫做磨墨!小弟你试试。她把砚台递给他,冯小弟就开始学着她的样子……哇,真好玩。
慕瑶吃起苹果,嗯,我们小弟摘的苹果可真甜啊。
嘻嘻。八岁的男孩笑的很开朗。
“好了我们笔墨纸砚算是讲完了,那瑶瑶姐姐就开始教你识字了。”
慕瑶执笔,先写了一个“冯”
然后接着又写了小弟三字
冯小弟拿起纸,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名字……他忍不住捧着看了又看。舍不得放下。
她还说,八岁学字也不晚呢!
接着又教了,大,天,人,等等一些比划简单又好记的字;
小弟十分好学,天天拿着慕瑶给他写的字开始记忆……慕瑶还说,等你识了一些字姐姐再开始教你读诗。
第一天时候
冯小弟就连午饭也是在梁家吃的
这边的冯家
冯小妹没见弟弟就嘀嘀咕咕的:“娘,小弟呢?”她娘此时正给小弟缝衣服,嘴角咬着针线,含糊说:“去你姐家里了。”
“去姐家干嘛?”小妹又问
“说是去找你姐夫识字”。冯母一针缝补着;
“小弟干嘛好好地忽然想读书?”
冯母无语看了她一眼,自然是要读书识字,咱们家没那个钱让你们上正经学堂,可你大姐家一家子全都是读书写字的教书人,让小弟去跟着听听也好。
“切,不就识几个破字么能顶个什么用,看看酒馆里那些秀才读了一辈子的书,到头来混得几个酒钱都要赊账的”冯小妹不屑说着。
冯母回她一句,“读书就是好,若小弟将来能真正去参加乡试,那得多出息啊!”冯母说到这忽然眼神就生出了许多憧憬来……当官多好。
冯小妹:“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如省着点事儿多去地里犁田呢。”
死丫头嘴里能不能放点好,一天天的你眼尖能不能抬高点,明明都那么大,人家二妞就想着去镇子上帮珍馐楼收拾剩菜回来一家吃呢!冯母就说着……
冯小妹又不服
“那娘我又不是什么都不干的,总拿我与人做比较的,你不看看慕瑶穿的什么,我穿的什么。全都是麻布粗衣一点颜色都没有。”
“人家娘以前那可是闻名乡里的绣娘,她那绣活,绣龙生龙活虎,绣凤凤舞翩翩的,那可是绝活,还有人都没有见过的,一个布面,双面针线针脚都一样的……”冯母回忆起过去那些年她们这些妇人亲眼所见的,秦氏的绣品那一手绝活,不说乡里镇上,只怕拿出京城去也未能说一句不好的了!
小妹简直翻白眼了
“你们一天天总提梁家,他们到底有没那么好让你们一个个传得跟活神仙似的;”
“你眼皮子浅,我朝重文,文官秀才是我朝人人都要敬上几分的,你看看那些酒馆里的老秀才,因为有秀才这一个名头,在镇上但凡考上过秀才的都被人喊“天子门生”。这一个噱头就可以够他们炫耀一世了;”
“不就通过乡试如果就得了个名头么有什么的…还一辈子炫耀;”大山走进来也说。也就那几个老匹夫天天大放阙词的,袒护出了这个乡谁人识他秀才身呦!
“就是就是!”冯小妹赞同无比,二哥说得对。
冯母见了大山笑了放下筐里的衣服道:“跟媒婆去见了那丫头咋样咋样?”
冯大山喝口茶
“人家说要拿三十两钱来做聘礼!我问可否缓缓,那边答复说如果没有,那就不必往下谈了。那边姑娘家里有十几好几口人等着吃饭…再不行再不行的话,可能会送去酒楼里陪……”他没再说下去;
冯母又焦虑了
三十两三十两上哪去找这钱,如果没有这钱,又只得重新找过;哎我的儿啊,怎么那么命苦。
冯父进来道
“三十两要不找你姐夫借借吧,他,或许有的!”
小妹赶紧回应去
“姐夫肯定有的”
大山拿上斧头,又上山去了
只不过他上山并不是砍柴砍树,背了个箩筐他就是上山上发泄发泄不满。
走上山上去
就躲在一个阴影的地方,一通乱砍之后就躺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吸气。
忽而听到一伙人在商量着什么;大山就去看;
躲在山坳上
那群人唧唧哇哇在说着一些外乡话。他也听不懂,却看见那群人身上都是戴着家伙的,匕首,打火石等等。
大山隐约觉得这伙人来意肯定不纯,于是又趴那儿准备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