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禾让王胜把年前借来的板车,推着给村长家送还了回去。然后又厚着脸皮借了牛车说明送小姜儿去拜师。
村长的媳妇张满月爽快的大手一挥:“哎呀,都是小事情,牛就在棚子里,自己去牵吧。”顺便的,还把私塾夫子家的位置大致的告知了姚禾。
姚禾又是一阵真诚感谢。
王胜得了允许,赶忙的去了牛棚,把牛牵了出来,熟练的套上车架车箱。姚禾姐弟谢过了张满月,踩着小凳子爬了上去。
王胜把腌菜罐子递进去,把车帘子拉上,鞭子一杨起来,就赶着牛车出去了。
私塾是本村子和隔壁三个村子一起合办的。姚家村三面邻村,东面翻山越岭下去是王家村,也就是王胜老家的村子。西边是李家村,南边才是张家村。私塾就修建在张家村的。因为张家村前后出了一个秀才,五个童生。
姚禾记得当初自己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后,生着重病,姚婆子和黄氏差点还把自己卖给了其中一户姓张人家的傻儿子。
听说那张傻儿家里面,因为有了个秀才哥哥,给家里面谋取了不少的福利,整个张家村也因此受到庇护,日子一直都比姚家村的人过的好。
张家村的人团结,一致对外,有个做了官老爷身边伺候笔墨的张秀才庇护,让张家村的人看人那都是趾高气昂,高人一等的。张家村的赋税还有徭役,好多都被张秀才从中运作,然后摊到了另外三个相邻的村子头上,姚家村的人和别村子的人那也是敢怒不敢言。
没办法,没钱没人脉还没权势,自然是说不起话的。私塾修建在张家村,这夫子被张家的村民照顾,对于张家的孩子也要多几分关注。
姚家村的人,越缴纳赋税越穷,越穷越没钱读书,读书的几个孩子也没啥天分,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也就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别的村子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姚禾倒是不指望小姜儿能够考状元什么的,但能读书识字,总归眼界会和普通的村民不一样,以后她嫁人或者有了其他的安排,小姜儿长大了也能独立的撑起一片天才是。
两个村庄之间,说近不近,说远步行也要走上好一阵的功夫。主要还是抱着腌菜罐子不好走。外面王胜赶着牛车在道路上面慢慢的行走着,车厢内,姚禾却是想着,看来还是要抽空去买辆属于自己家的代步的车才方便啊。不然走哪都去别人家借车,一次两次的还行,次数多了,总归有些不好。
半个时辰后,牛车就到了张家村,张家村里,也有姚家村嫁过来的媳妇子,姚禾从入了村子开始,就探头朝着外面张望着,倒是没有想到真的让自己看到了个熟人。
这人是谢兰兰的姐姐谢月月。此刻,谢月月正蹲在菜田里面认真的给包菜捉虫。
姚禾也不管两人是不是不对付了,毕竟也算是同一个村子出来的,问个路应该没啥问题的吧?她这么想着,就开口朗声打了招呼:“谢大姐~”
谢月月还没嫁人前,村子里好些小点年龄的,都是这么称呼她的。嫁人过来后,村里人就称呼她张谢氏了。如今听到个熟悉的称呼,她自然也好奇的抬头张望了一眼。
就看到从牛车上面下来的小姑娘。小丫头浓眉大眼,五官秀气,皮肤白皙又光滑,嫩的仿佛能掐出水来似的。眉眼间还带着点不可言说的熟悉感。
是在哪里见过不成?谢月月心里疑惑。“小妹妹,你喊我?”她直起腰板,指了指自己。
姚禾点头,笑盈盈的“是呀,谢家姐姐,我是姚家村姚大壮的闺女,你还有印象不?”
哦!谢月月一听,就露出了个恍然大悟的表情来,哪能没印象啊,年前村子里,张秀才的老娘还想着去花钱买这丫头回来给张傻儿做媳妇呢,却没想到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看清楚了这丫头的相貌,随即的就更加的惊讶了,那姚大壮的闺女,她还没嫁人前,也是见过的,木木讷讷又胆小,从来都是垂着头,一副好欺负的样子。就连好几次回娘家,在饭桌子上,还听自己二妹妹说起,这姚大妞的软弱和好欺负。
倒是没想到,女大十八变,如今竟然也出落的如此出尘了。
“原来是大妞妹妹啊,你们来张家村这是?”
“是我弟弟,小姜儿如今虚岁六岁了,我准备送他到私塾去。今天正好没事,提前过来拜访夫子,不知道谢大姐知道夫子家是哪家不?”
谢月月初二倒是回娘家拜了年的,知道姚大壮家如今发达了,又是修建大房子,又是搭上了风味楼的。如今送个弟弟来上学,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是指个路,问谁不是问?
“前面牛车不好过了,你们下来找个地方把牛拴好,然后走过去吧,沿着小路走到底,最后一家竹篱笆插花的那家就是蒋夫子家了。”
姚禾点头记下了。“谢大姐,谢谢了啊。有空回村子来玩耍呀。”姚禾道了谢,然后把小姜儿从牛车里面抱了下来。
王胜连带着牛车留在了原地,姐弟两个一人抱着一个陶罐,朝着村子里面进去了。
村子里的房屋沿着一条小径,错落有致的分布着,房屋之间是一条一米宽左右的小路,小路曲折蜿蜒,沿着青石板拾阶而上。曲径通幽,这让姚禾不自觉的念起了启蒙诗句。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之花,啧啧,真是有意境啊!”
小姜儿乖巧的走在一边,也不让人抱,也没喊累,还开开心心的跟着姐姐念起了诗句,诗句朗朗上口,又简单好记,小姜儿复述的一字也不差。
姚禾开心的,张口就夸赞了小姜儿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