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安道:“淳于将军还有一封书信。”
苏照眸光微动,说道:“呈递上来。”
而后,蔡安上前两步,递给宦者令尤江。
苏照拆开信封,阅览毕,面色凝重之意稍减,信中其实写的是袁氏部属一事,三郡郡尉闻听袁彬伏法,都是自请罪责,已被淳于朔羁押在军帐之中,并问苏照何时班师。
苏照深深吸了一口气,吩咐道:“让淳于将军暂不班师,就地整顿砀郡、鄢陵、长水三郡兵备……”
说到这里,苏照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司马之位空悬,命令要盖司马之印,才可发往各郡,好在,他还可以拟命制令。
而今,姬周帝室才可发诰、诏、制、敕。
王侯就只能写一些命令,加盖宝玺,也就具有法令的效力。
苏照拿起御案之上的表文,提笔写了一道命令,盖上印鉴,让宦者令尤江给蔡安递去。
这时,太宰敬弘道,拱手道:“君上,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而今袁逆已除,司马之位不可长久空悬,亟需择选能臣接掌军政。”
此言一出,百官都是交头接耳,蠢蠢欲动。
诸侯仿周礼,建官制,所谓夏官司马,有大司马(卿)一人,其下有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
前者是职,括号内是爵。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就是此方世界的权贵阶级。
不过,袁彬倒台之后,依附于其的两位小司马,坐袁逆事,也先后下狱论罪,一个被处死,一个被废为庶人,其他四个军司马,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
可以说,现在苏国司马官衙,已然近乎停摆。
苏照皱了皱眉,他已经感觉到这种官制的粗疏和陌生,“这种官制,等到后来仙朝林立,事务繁多,就会被渐渐取代……我倒是想整出三省六部来,只是而今的主流,还是卿大夫。”
官制这东西,从来都是因时而变,一味的叠屋架构,人浮于事,反而增加了行政成本,变相降低了治理效能,但过于简约、粗疏,也会造成治理缺位,权责不清。
于是,促进苏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
苏照一时思路有些发散,清咳了一声,朗声道:“大司马人选,事关国社安危,孤当细细思量才是。”
在他的设想之中,军令和军政自然要一分为二,二者合一的结果就是,兵将渐渐为私人独有,如果不调整,袁彬那样的权臣,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至于如何分开,他初步有意设枢密院,统管军令,以司马替代后世兵部的职权,管理军政。
不过,这种机构改革的大事,还需要和敬弘道和陈韶商议。
在这时代,增设官职也不是一句空话,名字也不能胡乱起,甚至需要找上古典籍。
苏照思忖道:“此外,还要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这个倒不难……对了,还要有处理公文的尚书台,否则,堂堂七郡之主,还要自己书写命令?”
只是,御史大夫要侵夺一部分司寇的监察职权,也不知陈韶会如何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