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人们看镜子里面的东西,比现实还要更清楚,而马德保这个人物就是这个作用。
而后于晴继续看,看到考文学社的事情,发现作者的想法有些黑暗,对于现实的描写总是很消极,但是又写的都是真实情况,让人无法反驳。
比如唱颂歌,别说是那个时代,即便是现在这个时代,唱颂歌都是主旋律。就算是高考,只要你写一些主旋律的东西,改卷老师都不敢给低分。
于晴在第四章就入境了,而且这种入境状态一直持续。
入境是不太能感觉到时间的,所以于晴这一看就是三个多小时过去了,直到看到这本书的结尾。
一直看到最后一句:也许放开这纷纷扰扰自在一些,但不能放开——比如攀住一块凸石,脚下是深渊,明知爬不上去,手又疼得流血,不知道该不该放,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
于晴长长出了口气,为林雨翔惋惜,他本不应该会走到这一步,只需要他继续努力一点就行了。
正如susan说的那样,他太不争气了。也正如susan说的那样,他太油滑了。
可是于晴回头又想,林雨翔本来就是个普通人,再油滑也比不上成年人,比他朴实的人多,比他油滑的人也不少。
故事普通而现实,但是情节上又透着怪诞,而这种怪诞的感觉却又贴合了整本书的主题。
说是青春文学已经不合适,说是批判文学却又不太像,要是勉强拼接一个青春批判文学又显得不伦不类。
但是,确实写得极好,而且,于晴能感觉到自己的灵气涨了一小截。
这本书会卖得好,于晴暗暗想着,文学性和故事性不好说,大家见仁见智,但是灵气增长是个实惠,已经定下了售卖基础。
于晴这时抬头看庄语,发现庄语抱着一本《三国演义》看的津津有味,好奇道,“怎么,这本《三重门》你不喜欢?”
庄语笑了,“我可不能化境,没有你这个毅力,换本书换换眼睛。”
于晴一想也是,如果不是因为化境,连续看三四个小时的书也是不容易的。
庄语又笑道,“怎么,看完有什么感受?”
他刚才已经感觉到自己体内的灵气涨了不少,应该有一部分是于晴提供的。
于晴点头,认真地点评道,“书很不错,作者的叙述风格有点钱钟书的影子,虽然全篇故事平淡,没有什么跌宕起伏,但是想要表达的东西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
说着于晴又笑了,“我倒觉得这本书挺适合你们来看,林雨翔可不就是你们这些中学生的样子?”
庄语却摇了摇头,“我跟林雨翔可不一样,我大概比他帅一点。”
于晴笑了笑,“我猜你大概是嫉妒他有个susan而你没有。”
庄语耸了耸肩膀,转移话题,“我对你们化境挺好奇的,到底是什么感觉?”
“感觉嘛。”于晴托着下巴想了想,“每个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其实就是将自己带入故事的方法而已,不同的人带入同一本书所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毕竟这跟看电视不一样。不过不管是什么感觉,肯定要比简单地看书要有意思得多。那种感受是简单的看书所感觉不到的。”
说到这里,于晴看了看庄语,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在他面前说这些,又忙说道,“不过说白了也就是看书的一种方法而已,即便是没有灵气,或许感受也可以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