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顶点小说 > 回忆与河 > 第十一章 楚庄往事

第十一章 楚庄往事

“嗯。”楚光明无奈的点点头。

“说个事啊。”清了清嗓子,他继续道:“咱县办了个鱼苗场,县里看咱村今年遭了雹子,帮咱申请了免费鱼苗。村里的意思是,咱村有十四个大坑(水塘),村里就按户分成十四个组,一组管一个,到时候鱼长成了也按这分,咋样?”

水塘里一直都有水,其实也有鱼,但都是些长不大的小草鱼,鲫鱼一类的,没什么经济价值。

听他说完,人群顿时炸了锅一般,闹哄哄的跟旁边人聊着这事。

“别吭声了。”楚光明不慌不忙的大喊一声,人群这才平静下来。

“都没意见吧?……那就这么着了。”楚光明直接做了决定。

村民们还在说说笑笑着,没人提异议,他们也不知道该提什么。对于楚光明,大家还是很信服的,所以村里开会其实更像通知。可不像多年后,村里做个决定,人们立刻有一大堆的不满意,各种小算盘,或者干脆当耳旁风,村干部也彻底成了吃力不落好的苦事。

楚朗家在村东头,分的水塘也在这边,就在他们家门口。平均下来,四五户就能分到一个水塘,而且基本都是亲戚。像楚朗他们家,就跟他大伯家还有他的两个堂叔家分到了一组。

看着闹哄哄的人群,楚朗倚着树,突然又想到了另一些事。养鱼,这对他们村好像是个很重要的转折啊。

印象中,就在两年后,常在外边跑车的楚向东不知从哪弄回来了一些虾苗,跟他几个兄弟养起了虾,结果当年就赚了一大笔。村里顿时发现了新世界一般,纷纷跟着搞起了特色水产养殖。有的养虾,有的养鳖,后来又养小龙虾,不少人家都因此致了富。后来感觉水塘不够用,村里甚至一度把养殖扩大到了河里。

到后来,大家嫌渔产品利润低,又在村里组织下办起了水产品加工厂,发展倒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谁也没想到,那些为了防雨水挖的水塘,居然让村里因此摆脱了贫困。

九十年代就是他们村辉煌的开始,从人均收入全乡吊车尾,短短五年不到人均纯收入就是隔壁村的好几倍。富到什么程度呢,当时他们村头常年都有小摊贩驻守,村里人从来都不用赶集,直接送货到村。

在还不兴打工的九十年代,他们村轻松就达到了富可敌乡的程度,一听是楚庄的,在他们整个县南都是土豪的代名词。全乡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第一辆小轿车,第一辆联合收割机,全是出自他们村。

现在看来,虽然楚朗已经改变了很多,但历史的惯性依旧强大。

不过,事情到底还是有了一些变化。因为楚朗收鱼的事,很多人以为城里鱼特别好卖,所以对这养鱼的事也格外的上心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几辆拖拉机就在突突声中到了村里,车斗里满载着的都是鱼苗。

村里已经好多年没遇过这样的新鲜事了,于是,大家听到消息就纷纷赶了过去。就连楚朗一家也暂时放下了家里的活,凑到一边。

“各家当家的都过来,看好了。”楚光明大声招呼道。

鱼苗是在巨大的塑料袋里装着的,一半空气一半水,勾着头就能看到游动的小鱼苗。

楚光明对众人喊道:“这一回运不完,今儿个先放村东头这几个坑(水塘)。”

他又指着一大水袋鱼苗,对旁边的楚志诚喊道:“志诚,先放你们组的,看好了,这袋有鲤鱼,花鲢鱼,大草鱼,每袋都一样。”

“那中。”楚志诚点点头。他刚才看了看,每袋确实差不多。

很快的,众人把水袋抬到了水塘边,接着打开系好的口子,把水跟鱼苗一股脑倒到了水里。

看着在水面游来游去的鱼苗,大家一个个都笑容满面。虽然不知道这鱼能养成什么样,但管它呢,免费的东西看着就是高兴。

放完了这边水塘的,拖拉机又去旁边的水塘,村民也跟着过去看。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