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繁星,空气中飘荡着泥土的芬芳。
陈果儿用力吸了一口气,喉咙里的烧灼感减轻了一些,舒服的眯了眯眼。虽然这里没有现代化的设施,但至少空气清新,而且吃的食物都是纯绿色无污染,也算聊以安慰吧?
因为家里有个当秀才的大堂哥,陈果儿这个乡下小丫头也知道这里叫谢家窝铺村,因为谢家是当地的大户而命名。这里地处边塞,是魏国的属地,北边毗邻番邦。听说年号是壅禾,应该不是历史上那个魏国。
陈果儿坐在平板车上一路胡思乱想的回到陈家,整齐的院墙,大门外两侧分别是柴禾垛和粪堆。李氏下车推开厚重的大门,陈守义推着陈果儿走进院子里。
靠近大门左侧是石头堆砌的猪圈,右边是栅栏围的鸡窝,中间一大片菜园子。当中开辟出一条小路,尽头是东西各三间厢房,正中央三间上房,很周正的院子。
此刻上房里烛光摇曳,人影憧憧。没有想象中的悲伤氛围,反倒一派喜气洋洋,在院子里就能听到里面的欢笑声。
“这块枣红色的尺头最称二婶的脸色了,这个紫色配三婶正好,这两块藏蓝色的给爷和奶做夹袄。”
“这是怎么话说的,本来杏儿出嫁应该俺们当婶子的给添箱,现在反倒送俺们东西,这可咋好意思?”
“赵家不愧是官宦门第,光定礼都这么丰厚,估计这料子是皇宫里才有的。杏儿以后做了少奶奶,可别忘了多帮衬着点娘家。”
赵家?该不会就是要退亲的赵家吧?
陈果儿眯了眯眼睛,李氏扶着她趴在陈志义的背上往上房走,夫妻俩的脸色都不太好。
进了灶间往右拐走进东屋,陈果儿看着炕上地下满满一屋子的人,脑神经一抽一抽的疼。要不是拥有原主的记忆,想一下子记住这么多人还真不容易。
炕头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妻是陈家的当家人,陈靖庭和秦氏。陈家子孙繁茂,老两口育有四儿一女,女儿陈凤芝早已嫁人,四个儿子分别以忠孝节义命名。
老大陈志忠娶妻卢氏,育有一子一女,儿子陈颖怡20岁,两年前考中了秀才,是陈家所有希望所在。女儿陈杏儿16岁,穿着银红色妆花褙子,头上的金钗步摇左右摇晃着。拿着青杏的手腕上带着足金的镯子,面前摆了一大堆上等尺头,刚才就是她给大家伙发福利。
老二陈志孝,娶妻冯氏,育有两儿一女,分别是二郎,五郎和陈桃儿。
老三陈志节,娶妻戚氏,四个儿子,三郎,四郎,六郎,八郎,是陈家男丁最多的一房。
陈守义夫妇排行老四,陈果儿上面还有一个姐姐陈莲儿,哥哥七郎,不过此刻他们并不在这间屋子里。
原本闹哄哄的屋子在陈果儿一家三口进来的同时安静下来,每个人脸上表情各异,陈果儿快速扫过众人。除了其他人的脸上快速闪过诧异和厌恶之外,只有坐在炕上的陈桃儿脸色变了变,手中的尺头掉在炕上。
陈果儿眯了眯眼,刚才陈桃儿的袖子动了一下,她偷瞄了一眼旁边的陈杏儿,又快速的低下头捡起尺头假装看着。
“哎呦,果儿这是缓过来了?看这小脸煞白的,赶快上炕暖和暖和。”
大房的卢氏穿着宝蓝色缎面夹袄,在炕梢欠了欠身,满脸笑意的招呼着。
“你咋那么大方?这个家啥时候轮到你做主了?”
陈家的当家人之一秦氏穿着灰色粗布夹袄,瞪了一眼卢氏,手里拿着的藏蓝色缎面尺头用力朝陈志义抖了几下,一双三角眼恶狠狠的盯着陈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