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铭之最后补充道:“张大人的心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你完了就走了,留下本地的百姓怎么办?还要我们这些士族以后如何教化百姓?”
这就是三个人的配合,一个先赞扬,顺便一笔带过。一个来黑脸。最后这个看似客观,扮演的是中立角色,实际上却是在指责张东信的基础上才客观分析的。
张东信依然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问道:“你们什么意思?”
萧可意这时也出场了,说道:“圣人之道在于礼仪教化。天人感应学说一直是我华夏立国之本。张大人如此行事,虽起了一时之效,却实为混乱根源。”
要说此时谁最心痛,非萧可意的新婚妻子吕诗璇莫属。才刚刚受了张东信的恩惠,保住了吕诗璇的名声,今天就能跟没事人一样坚定的站在打击张东信的一方。
同时,所有人这会儿都在等张东信开口解释。
然而,张东信却说:“圣人之道,天人感应。来两段。别光说标题呀!你是标题党吗?那我也来几个: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还要不?”
所有人:“……”
也是寸了,萧可意身份够高,却比较草包,就拿吕家结姻亲来说,目的除了抬高身份之外,就是因为萧可意好控制。也就是说,萧可意还真的就知道标题,里面的内容说不了几句。
没办法,压轴的汤炫朴提前出场了。
旁观的人里,此时的邀月眼睛亮了,看偶像似的看着汤炫朴。
汤炫朴说道:“天和人可以相互感应,人若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反之,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世间万物都有规矩,如水往下流,如若反着硬来,必然劳民伤财,自己也会落个身死道消。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为一切的本源,道也是一种规矩……”
还别说,汤炫朴确实有真才实学,人也聪明,说的这些还比较深入浅出。
比如邀月,现在的面部表情仿佛在说:“小哥哥果然没让我失望。”
而张东信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了众矢之的,背负着“拉着大家一起倒霉,搞不好就要身死道消”的恶名。
张东信淡淡的问:“应该怎么样?”
扮演客观角色的滕铭之回答道:“庄子有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鱼儿在岸上靠同伴的涂抹活着,不如就待在水里。张大人以后可不能再这样捕杀老虎了,已经抓住的也应该放生了。”
差不多这些就是士族们的意见了,即:停止灭虎,或者说是只允许文化灭虎。
而这样一来,张东信今天丢了面子,以后还完不成上面的任务,最后的命运最起码是罢职丢官。
按现在的观点来看,和很多时候一样,真的很难理解古人的价值观。比如现在,道德舆论就能逼的张东信不得妥协。
宴会上还有几个人特别关心张东信,即:邀月、赵嫣然、金柳、金冰雁、苏小小……
邀月此时又爽又痛,不是因为有受虐倾向,而是因为:爽在于最欣赏的两个人,即:张东信和汤炫朴正面交锋了,就像两个影帝电影同期上映一样。痛是因为现在替张东信担忧,所以难过。
之前见张东信和吕胜男有说有笑,吕胜男时不时还娇嗔的横张东信几眼,赵嫣然等人还生气呢。现在已经感觉到了情况的严重,所以神情上露出了紧张。
苏小小想的是:“张东信现在如果不能反击的很出彩,这么多士族回去就一定会纷纷散播消息,这可怎么办?”
最自责的是吕胜男,因为张东信本来可以不参加的,却因为想替她出口气而落到此刻的领地。
其实,她们是关心则乱,都没注意这时的张东信表情依然云淡风轻,只是眼神犀利了一下。
只见张东信说道:“很好,提前说完,免得墨迹的浪费时间。听好了,我很同意顺其自然。特别是滕铭之和萧可意两位大少爷说的。我想问两位一个问题:小时候走路摔过没有?”
这个几乎是废话,回答起来都觉得被侮辱智商。所以,滕铭之二人尴尬了,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张东信倒还“厚道”,没有等着二人回答,而是继续问道:“骑兵刚学骑马的时候摔过没?”
这下子稍微好回答一点了,滕铭之和萧可意却不怎么敢回答,主要还是觉得问题太幼稚,认为这是张东信在故意膈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