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的娘一共生了四胎,却有六个孩子。原主的大哥李常青和大姐李常如是龙凤胎。都是十四岁。二哥李小志,十三岁,原主李雪儿十一岁。龙凤胎弟妹,李小虎,李小麦八岁。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现代,这些孩子那个不是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卖萌的,就是李雪琪前世也没有太多的领悟。而这里的孩子,家里家外已是一把好手了。
李家才分家不久,还得和原主的爹开始说。年前原主的爹想上山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弄点东西换些银钱。家里半大小子,半大女孩太多了,嫁娶都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家里人多,经济来源少,根本没有能力一下子解决全部实际问题。但也不能坐以待毙,可是天不如人愿,东西没找着,还差点把命给搭上。
命是保住了,腿却瘸了,现在还没好利索。加上条件不好,保养不好,亏的身子没有及时补回来,现在病态的厉害。早上便是原主爹在咳嗽。
李家本来人多负担就大,加上李大河这么一病更是雪上加霜。前两个月还好,到了后面二伯母便有意无意的在大家面前提起家里经济问题,大家相处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谁还不了解谁呀,她无非就是觉得老三家人多,老三又是个补不回来的窟窿。想分家过自己的小日子。
李老汉第一个反对分家,倒也不是他古板,唐朝贫民思维也开化的比较前卫,没有别的朝代那么死板,什么老人在不分家的话。都是他自己的骨肉,偏帮谁他都心里过不去。何况现在分家,老三家的日子怕是更难过了。
大伯是长子,以后要在老人更前孝敬的,所以一切都听老人的。反而是原主的爹,李大河答应分家了,这让家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李大河明白他们这房人最多,主劳动力还倒了。对于二房的心思他也明白。如果是二房出事儿,他不会这么做,但是现在出事儿的却是他。不分家二房就会三天两头给大家添堵,时间久了伤感情是免不了的。还不如现在还有点情份在,把家分了。
李老汉当然不想松口,李大河就拖着身子给老两口磕头,刘氏是个很传统的女人,嫁人从夫,所以一边扶着丈夫,一边求着老两口分家。
原主的奶奶是个心慈的人,手心手背都是肉,看着三儿子这个样子,又是气老二家不地道,又气老三太倔,也心疼他~于是开口劝说老爷子把家分了。
最后老爷子妥协了,做主请了族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还有村长,过来做了见证把家分了。
李老汉分的不偏不倚,家里十一亩水田,分成四份,一家三亩,两亩给他们养老。这里山多,所以旱地比较多,老李家有二十亩。一个儿子六亩,老两口照样留两亩口粮地。因为家穷农具大件的不分,留在老两口名下了。小件儿的农具就平分给了三家。
家里条件大家都知道,本来就没什么存款,老三病了以后更是只有出没有进。老杨氏拿出六两银子分给一家二两,李大河却坚持不要。他知道这怕是老两口的体己钱也拿出来了,他怎么伸得出手。老二家先拿了一两就不拿了,老大本来不拿的,但是想着家里还有儿子要娶媳妇就也拿了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