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日常朝会,所以殿内并没有多少人,大概只有三十余人,且都是一些品级高的官员。殿内不少人战战巍巍,沈三贯及他的党羽也在各怀鬼胎。
“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
高高的金黄色台阶下,一众三品以上大臣行叩拜之礼,齐声喊道,瞬间跪倒一片。
庆隆帝不喜不怒,面无表情的看向众大臣,缓缓的道:“众爱卿平身”。随后他身边的总管太监用尖细的嗓音喊着。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这时内阁首辅张居正站了出来。
张居正居文官队列之首,一般相当于定海神针,基本上很少在此起奏,这次却破了这一月的首例。
“臣,有本起奏”
张居正手中握着笏板,直言正色,朗声道。
“准奏”。
庆隆帝不紧不慢的道。
只见庆隆帝坐在龙椅上,微微皱眉,思索着什么。
见状,张居正把河南的旱灾的状况屡屡道来。
“此次旱灾,沿卷了河南整个行省及北直隶、山西部分府州”。
……
“根据统计,截止到上旬,旱灾共死亡人数约三十万不等,其中饿死的人数约占死亡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河南布政使及周边知府等,谎报旱情、及死亡人数,不及时上报朝廷。贪污粮仓,不为百姓作为,皆罪责不等,即驿站廷时也不过”。
张居正禀完后紧闭口嘴,身子微微弯曲,低垂着头,等待庆隆帝发声。
庆隆帝正色道:“河南布政使之罪交予内阁再议”。
随之顿了顿,又开口:“众卿可有解决河南旱灾良策”。
众臣也是不苟言笑,很快有不少大臣一一站出,说着解决问题的良策。
其实不外乎也就是那么几个罢了,如拨款赈灾银,让附近无灾的府州支援粮食,减免税收等等。
——东林书院
贾凝在孜孜不倦的听完讲会中的一些辞官之人的言论,及众人的论政时,贾凝也已经可以回家了,因为讲会也已经结束了。
从书院的路上,贾凝回忆着从会讲中了解的当朝局势,做出判断,不至于在周朝两眼抹黑。
刘初堂也从讲会中走了出来,面色通红,不知的还以为和别人打架了。
正好贾凝也从讲会中出来,在丽泽堂同刘初堂迎面而见,贾凝不慌不忙的弯腰拱手行礼,道:“先生好”。
刘初堂眨了眨眼,看清楚了贾凝,将脸上的气愤之色掩盖,笑道:“凝儿不必行此大礼,老夫不是迂腐之人,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