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兄,恭喜高中状元,以后同朝为官,可要多提携提携我呀。”一位同样考中进士的学子说道。
他和卫书是同科进士,但年岁要大很多,和卫书不是同窗,是一起进京赶考时认识的。
去年和卫书一起考中举人的学子,有部分人去京城参加了会试,可没有一人高中。
但他们也没有气馁,知道科举之路不易,三年后继续努力。
这位学子就是上一届落榜之人,今年继续参加才得以高中。
“孙兄客气,哪来的提携一说,我们守望相助。”卫书客气的说道。
这名姓孙学子在进士中的排名比较靠后,一般会被朝廷安排做正八品的县丞,三年后表现好的话升任县令。
“对对对。”孙进士连连点头。
又闲聊了几句,见有人来了,孙进士放下礼物,在下人的带领下进了济丰楼。
这一批来的人全是卫书的府学的同窗、好友,带头的自然是衣着华丽的文举人。
文举人没有去参加会试,他打算直接花些钱,利用家里的人脉,在临江府捐一个官当,这样保险一些。
“卫兄,恭喜连中三元。”文举人拱了拱手。
“谢谢文兄。”卫书回了一礼。
随后,卫书又和其他学子打了招呼。
卫书在府学一向人缘很好,所以来恭贺的同窗、朋友非常多。
当然了,还有一些不请自来的,比如像林县令。
他因为把榆林县治理的很好,得到朝廷嘉奖,升任从六品州同。
他来府城做交接,刚巧知道卫书中状元请客之事,便带着礼物过来了。
“厉大人,卫状元,数月不见,二位风采更胜,冒然前来喝杯水酒,还请不要见怪。”林县令笑呵呵的说道。
大年初十,厉小刀几人在大石村设宴,庆祝罗盘成亲和卫书考中举人时,林县令曾带着林延昭前来恭贺。
“林大人那里的话,您能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见怪呢!”厉小刀摆了摆手。
“林大人,我在这里也要恭喜您荣升州同。”卫书拱了拱手。
林县令身为榆林县的父母官,他的风吹草动几人自会关注,所以卫书早就知道。
“那还不多亏了你们,要不是你们先是带领大石村致富,然后又振兴了青阳镇码头,我也不能有如此机会呀。”林县令谦虚的说道。
“林大人那里的话,都是您清正廉明,知人善用的功劳。”厉小刀谦虚的说道。
又闲聊了两句,林县令放下礼物,被人领着进了济丰楼。
“大哥,不知榆林县新来的县令如何?”看着林县令的背影,卫书轻声说道。
“大哥已经来信说了,是上届的进士,一直在京城翰林院任职,据说官评不错。”厉小刀说道。
“他来上任时我应该还没走,到时我去拜访一下。”卫书若有所思的说道。
厉小刀一眼就看出卫书所想,出声安慰道:“放心吧,换个县令而已,不会影响到咱们家的。”
由于厉小刀的关系,吴勇、周老三都得到了照顾,还有罗盘码头的生意。
“我知道不会影响,但是打个招呼还是好的,最起码面子上过得去。”卫书嘴角微微勾起。
“书呆,你想的真周到,我发现你的确比我适合当官。”厉小刀看着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