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后,传统媒体早已走在没落的道路上,但在九十年代,却是电视报纸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国内,电视台少,节目更少,连广告观众都能看的津津有味。
理所当然的,这年代的电视广告投放,效果好的惊人。当初冀暖靠着投放广告,从一个社办小厂,几年时间竟成了乡镇企业五百强。这样的例子在整个八九十年代数不胜数,不知多少企业一夜成名,至于后来大起之后的大落,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几乎一夜之间,丰年厂的电热水壶成名了。接下来的几天,电话就没断过,平均一天之内竟接到了三百多个咨询电话,订单一口气排到了一个月后。
几个工厂全部满负荷运转,继续招工,一天两班倒,人停机器不停,誓要赚到能赚的每一分钱。
而农机厂那边,被李丰年以一千块一个月挖过来的蔡满仓终于走马上任了。
周志身上的担子陡然一轻。
……
时间很快来到了十一月,天气彻底转凉,周志的心却热了起来。
“你这就要走了?”李丰年手里提着大哥大,刚跟人谈生意回来,就碰到了周志递来的账单跟辞呈。
“我不是早就跟你说了吗?赶紧的吧,你看看这账单对不对,如果没问题就把钱给我吧。”周志手指点点桌上的账单,说道。
“这是多少个零啊?”李丰年揉了揉眼眶,一个一个的数。
“别数了,一共二十九万。账上现在还有七十多万,你签一下字,等会就去一趟银行吧。”周志说道。
“兄弟,真不再留下了?”李丰年拿过钢笔,在辞呈上签了字。
“留下干嘛。之前不走是因为厂子里走不开,现在那个蔡满仓干的不错,我也就放心了。”
等李丰年签了字,周志却又不知从哪拿了份协议出来,说道:“这是新拟定的协议,你看一下,如果感觉还可以,那之前定的那份可以作废了。”
“啊?什么意思?”李丰年愣了一下。连忙拿起那协议看了起来。
协议的内容很简单,之前说的是周志要电热水壶这款产品三成的利润,现在改成了要丰年厂到明年六月前的三成利润。
也就是说,周志为自己的获利划了个时间点,明年六月之后,丰年厂如何就跟他再无联系了。
之所以这么做,不是他大方,而是不得不如此,或者说是止损。
前几天,他偶然从蔡满仓那知道,李丰年这些天正跟省城的一些大厂联系,想招一些技术员。
李丰年终于从一个爆发户,变成了一个懂得术业有专攻的管理者,但他第一个要做的却是断周志的财路。
当初定协议的时候说的是周志做出来的这款产品,可不包括今后发展的新款产品。也就是说,如果丰年厂推出新产品,那周志这边的收入一样会截断。
周志倒也不怪李丰年这么做,毕竟各为各的利益,人之常情。
话虽如此,利益面前是讲不得情分的。得及时止损了,趁现在一切都还只是猜想,他先确保自己能拿到足够多的钱,两边的面子也都过得去。
照丰年厂现在的发展,明年六月,他分到一百多万是绝对没问题的。够了!
李丰年很快看完了协议内容,跟周志客气了几句,也就签了字。
对周志,李丰年心里确实是心存感激的,没有周志,就不可能有现在的丰年厂。所以他对周志向来尊敬的很,只要周志提的意见,他几乎全都听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