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顶点小说 > 谢安传奇 > 第二十四章 担当司徒 政通人和

第二十四章 担当司徒 政通人和

在谢安取得司马绍的信任后,司马绍直接提拔了谢安做了司徒。司徒的职位相当于现代的总理职位,可能还比总理更高一点,因为他还兼管军事参谋等等事情。在谢安的治理下,整个东晋王朝政通人和。怎么做到的呢?这和谢安经常微服私访有直接关系。谢安经常通过微服私访来调整政策。谢安还特别重视人才,遇到人才直接使用,毫无迟疑。这样,东晋王朝逐渐力量强大起来。

谢安有个堂兄,名字叫谢尚。一天,谢尚正好在船上饮酒听弹琵琶,不远处传来念诗的声音,他连忙叫停了琴师姑娘静静听起这念诗的声音。“孔明盘桓,俟时而动,遐想管乐,远明风流,治国以礼,人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余泣,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及其临终顾讬,受遗作相,刘后授之无疑心,武侯受之无惧色,继体纳之无贰情,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读这首诗的人正是袁宏,袁宏出生不错,家里富裕,所以他有幸能够博览群书,但是后来家道中落,所以只能不得不务工求生,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创作,时常自己写诗并且朗读朗读。恰好这天,谢尚也在附近的船上游玩,这就听到了他写的这首诗,相当欣赏,觉得写这首诗的人一定是位品德高尚并且有相当见解的人,所以就让仆人把袁宏请到船上另外加了几个菜,请袁宏吃酒。袁宏此时也肚子有点饿了,也不顾及啥了,就敞开了肚子吃,谢尚惜才,觉得这样的人才落魄到如此程度实在可惜,所以非常有意让袁宏出来做官,所以就探问他是否有意出来做官,袁宏这会儿吃着酒吃着菜体会着人生,所以也没拒绝,直言如果有合适的职位可以考虑出山。谢尚也喜欢这种实在人,不卖关子,所以更加喜欢了眼前这位才子。谢尚第二天更进一步地把袁宏介绍给了当代司徒谢安。谢安对自己的堂兄谢尚引荐的才子当然不会拒绝,他相信自己的堂兄的眼光。于是,袁宏先是被安排在谢尚手下担任参军,主要是出点怎么整军备战的主意和方案,同时也和谢安开始初步的合作。谢安觉得袁宏思路敏捷,足智多谋,是这场对决于北方军队的战争中的可用之才。但是,袁宏和桓温不太融洽,有一次桓温来找谢安,正巧遇到袁宏在室内整理文件,桓温就粗砺粗气地对袁宏说道:“你是哪里来的呀?我怎么没见过你?你怎么会在这里的?”袁宏正忙着整理文件,由于太专心了,所以没有在意也没有回答。这下可恼怒了桓温了,急性子一来就对袁宏出言不逊了,说道:“我在跟你说话呐,怎么不回答?”袁宏这才注意到室内来了个将军模样的人,就说道:“对不起,对不起,刚才忙于公务,没有听到。我是这里新来的,做做文案工作。”桓温答道:“好吧,以后多长几个耳朵。这里是重要地方,不是阿猫阿狗随便啥人来的地方。”这句话不中听,袁宏也没有正面与桓温发生冲突,他也明白,这些军爷个个都是粗人,没读过几本书,所以也没有和桓温多计较,就作揖告辞了。俗话说得好,惹不起躲得起。这事后来不知怎的,被谢安知道了,谢安越发器重他了,他觉得袁宏这个有格局不计较。就这样,袁宏在谢安谢尚那里干了一段时间,为治理东晋出了很多主意,东晋王朝逐渐地恢复了元气,尤其在财政和军备这块,现在的实力已经让谢安有了足够的信心。

但是就是袁宏这样的才子,偏偏和桓温等人耗上了。袁宏曾经撰写了作品《东征赋》,当中罗列品评了东晋前期的文臣武将,却遗漏了桓温的父亲桓彝。桓温因此十分不高兴,一次出游归途中,桓温声色俱厉地找到袁宏质问他,众人都感到畏惧。幸好袁宏才思敏捷,当即为桓温的父亲桓彝作出了“风鉴散朗,或搜或引,身虽可亡,道不可陨,宣城之节,信义为允也”这样的评语,才躲过一劫。对于漏写桓彝这事,可能的确是袁宏做得不恰当,毕竟桓彝在打击王敦之乱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袁宏觉得桓彝与大名士谢鲲、羊曼、阮孚等人一起酗酒、裸奔,有伤风化,违背儒家风尚,所以并不喜欢把桓彝列入《东征赋》中来赞扬。就这样,袁宏和桓温之间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谢安也在几次开会中体会到了袁宏和桓温之间的关系不融洽,但是作为久经官场的谢安,处理这种人际关系是十分在行的,虽然袁宏和桓温在个人关系上有点小误会,但是在军事公务上在谢安的协调下袁宏和桓温还是合作得相当默契的。这也为之后的淝水之战的胜利打下了基础,谢安很好地利用了袁宏的文才和桓温的武才,而且谢安还把二人工作方面的关系搞得相当融洽。对于这点,我们不得不说谢安是管理方面的全才和高手。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