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之间的丘陵地带,虽然没有山林的浪漫与神秘,也没有平原的辽阔与宽广,但却对农民来说,却有着旱涝保收的庄稼。
因为地缘和解放后兴修水利的原因,洪涝时,滂沱大雨可以顺着四通八达的河床,奔向湖海。干旱季节,同样也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河床,从众多水库引水而入。
所以这对70年代末的农民来说,虽然物质匮乏,但对生存也充满了安全感。
这个时代的人们,特别是在农村,绝大多数人,还有着严重多子多福和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
由于田地已经分到户,相对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基本生存的控制权,再加上当时国家对计划生育的放松,造成生孩子的问题,对很多父母来说,好像就是她们人生的责任和意义。
虽然,那时的农村没有马路,没有一切电器化用品,就是家里的照明等,也时常断电,需要用煤油灯代替。可是,这并不妨碍她们多子多福的思想,反而让她们觉得孩子越多,干活就越多,收入也会越好,甚至觉得哪怕是吵嘴打架,也能人多势众……
80年代的农村,几乎到处都一样,土做的房子,卫生也很糟糕,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跳骚和虱子。户外经常处处都是猪粪,牛粪,鸡粪……
勤快的人们,总是像如获至宝一样,把路上的各种粪便收集起来,用来给庄稼施肥。
那时人们穿的布丁衣服,比现在流行的时装秀还要普及,布丁几乎就是衣服的代名词。
很多孩子和大人,只要不是在太冷的天气里,都因为没鞋和舍不得穿,经常在天晴雨天,都光着脚丫在土地上行走……
可是,在如此匮乏的年代,人们的却有着很好的幸福感,人性也比较朴素直白,甚至人与人之间,有着天然无私的团结与关爱…
那时的天,没有污染,比现在蓝。空气也比现在新鲜。那时的农村,几乎每个地方都差不多,像原始社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日复一日,又是一个开始收获的秋天,在众多忙碌的村民中,一位四十多岁的孕妇,就在如此贫穷的年代,再次生下她第九个孩子。
这种原始的生育模式,就是放在今天条件优越的时代,也很难想象。可是,在他们和以前的那个时代,让人更难以想象的是,很多妇女都像生育机器一样,一口气生个七八,十来个孩子,甚至都很普遍。
她们在养育方面,更是接近天然的放养模式。因此,孩子多的家庭,特别在农忙时的夜晚,父母怕丢了,往往就借着月光点点数而已……
不过,这个新生儿的家庭,因为他母亲,在中间夭折过几个孩子,让他和妹妹与四个哥哥姐姐,年龄相差很大,大到在15之30岁之间。
因此,相对而言,因为年龄的缘故,他和妹妹的成长比哥哥姐姐们要顺利幸福许多。
光阴流逝,四季轮转……
随着健康顺利的成长,这个当初的新生儿,逐渐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乖孩子。
他一张清纯清秀的脸蛋,弥漫着懂事乖巧的沉静。小小年纪,却有着一股无欲无求的天然气息…
这片充满泥土的世界,让这个孩子很快到了上学的年龄。那时恰逢国家进行全国扫盲运动,有幸让他成为了班级最小的孩子……
在入学的前一天,他的班主任向他道:“你叫什么名字?”
可是他听了,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父母并没有帮他起过正式的名字。
这样尴尬的事情,在那个时代很正常,所以他的班主任很快明白,然后又接着问道:“那你爸爸姓什么?妈妈姓什么?”
这时,一直愣在那里的孩子,立刻回答道:“爸爸姓凌,妈妈姓峰……”
班主任听了,笑着说道:“那你以后就叫凌峰吧……”
就这样,凌峰有了自己的名字,终于顺利入学,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
虽然,他比较安静,并不调皮。可是,在小学的几年里,成绩也一直中上,但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读书。因为这个问题,从来没人告诉他。而他从来也没想过要问过谁。
因为在他心里,一直以来,之所以读书,那是因为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因此,觉得自己读书,只是为了满足他们,不想让他们为难而已……
至于到底为何要读书,会对自己将来如何?虽然老师在课堂上说过,读书将来成才成为科学家,可是,凌峰以前并没有接触这类言辞,所以对这些概念,也难以理解。因此在他眼里,成才几乎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概念。对于科学家,觉得也就是做事情而已,可是自己为何要做事呢?这好像是他人生第一个问号……
由这个问号开始,他开始逃避学习,因为心态的放松,导致他经常在课堂上忍不住想睡觉。虽然时常搞不清楚老师在说什么,可是每当老师故意向他提问时,他几乎每次都能莫名其妙的答出来。
因此,让老师觉得他不尊师重道,故意课堂随意,气的老师开始对他睡觉迟到进行罚站……
凌峰虽然不是故意为之,但也难以解释,更难以取得老师信任,因为课堂睡觉,这是任何老师都难以容忍的事情。然而更严重的是,老师后来特因为此事,又找到了他的家长……
凌峰在双向惩罚和压力下,虽然勉强振作,但内心仍然死气沉沉。这种强制学习的心态,导致他上课,做作业,考分几乎所有目的,好像都是为了逃避惩罚的痛苦而学习……